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10.第六百一十一章 遊魂野鬼桃李蹊(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346更新時間:2022-03-24 06:01:29

    早番說過,研究曆史決不能完全聽信史書,因為史書是後世為前朝所寫,難免抹黑前朝的嫌疑。

    正如李唐當政之後,便要抹黑隋帝,可所謂的貞觀之治,所謂的大唐盛世,沒有隋朝開皇的家底,能達到這樣的輝煌?

    人人都說隋煬帝昏庸,可隋煬帝鑿運河,開科舉,征高麗,哪一件不是大事好事?

    勞民傷財確實不假,可大運河直到千年之後,仍舊在發揮作用不是?

    一個個說科舉製度八股製度誤國誤民,可曆史上的名臣,哪個不是科舉製度提拔出來的?

    沒有科舉製度,寒門士子無法出人頭地,權力全都掌控在利益階級的手中,世道豈非更加黑暗?

    後世一些個自詡憤青的人,隻知道噴這個噴那個,其實隻不過是人雲亦雲,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考。

    都說明朝黑暗,昏君奸臣,可有些事情根本就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不需要研究史料,也能夠想到的事情。

    比如萬曆皇帝,他是不上朝,卻不代表他不理朝政,若他果真是昏庸無能,他能在位四十八年?

    明史是清人寫的,但要知道,清朝的康乾盛世,人口和經濟都要趕不上他們口中最昏聵的萬曆朝!

    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明朝的火器領先世界,而清朝卻棄之不用,到了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仍舊還有民間武裝用的是明朝留下來的火器,而這些火器所取得的戰功,比那些個八旗軍的效果還要好,裏頭的東西也就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說這些,是想引出一個問題來,後世的朝鮮半島,將李舜臣敬若神明,甚至很多電視電影,將李舜臣和當時的李朝**塑造得英明神武,而來自大明的援軍則窩囊無用,這是極其讓人憤慨的。

    並不是質疑李舜臣的個人品質,也不是詆毀他的曆史功績,而是想思考一番,在這場戰爭之中,明朝援軍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否真的沒有大明援軍,朝鮮也能打贏日本人?

    這個並不需要看甚麽明史,隻消看看朝鮮人自己寫的《宣祖實錄》也就清楚了。

    《宣祖實錄》是記載李朝皇帝言行決策的史料,是朝鮮人自己寫的,相信沒有誰會在曆史上給自己抹黑吧?

    即便再不懂曆史的人,稍微分析一下也就明白過來了。

    明朝沒有出兵之前,日本人第一軍團小西行長和第二軍團加藤清正等,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把朝鮮打得落花流水,全境八道就隻剩下個全羅道。

    宣祖都說要內附大明,放棄所有領土,到大明境內來避難,幾百年之後的所謂曆史學者卻跟我說,沒有明軍他們一樣能打贏,這不是放屁麽!

    再看看明朝出兵之後的情況,就更是清楚了。

    太祖朱元璋是造反當的皇帝,所以他必須防備別人造他的反,搶他的帝國,所以在軍事製度上麵下足了功夫,想要調兵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尤其出兵朝鮮這種境外作戰的策略,就更是需要時間,兵力也不可能太多。

    可大明朝出兵之後,短短半年時間,日本人就被打跑了!

    別的也不去提,隻說李如鬆,名將李成梁的兒子,那是聲名赫赫的。

    李如鬆的師父是誰?那是堪稱大明第一幕僚,有名的才子,詩書畫兵“四絕”的徐渭啊!

    更何況大明朝還有各種火器,有子母銃,有虎蹲炮,陳璘的水師更有後世**的雛形,火器火龍出水!

    這火龍出水一般是用木筒或者竹筒來製作,能夠在水麵上滑行,攻擊敵方戰艦,根本就是那時候的黑科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