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40.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號瘋狗之禦史(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890更新時間:2022-03-24 06:01:39

    沈鯉的目光也果是老辣,所提建議更是一針見血,無論是李秘還是葉向高,都頗有豁然開朗之感。

    尤其是滿朝薦的事情,讓李秘對朱翊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這個滿朝薦在明史有傳,不過與沈鯉葉向高等人相比,實在不值一提,然而滿朝薦在民間卻流傳有不少野史和傳奇故事。

    李秘對曆史不熟,自是不知道這些,但單純從此事看來,滿朝薦正直而富有正義感,雖然隻是個知縣,但也著實讓人佩服。

    當然了,李秘也能理解朱翊鈞的做法,更清楚朱翊鈞為何不分青紅皂白,先抓了滿朝薦,而不是稅監梁永。

    適才沈鯉提議清查戶部之時,與李秘提起過一些數字,隻看看這些數字,便知道朱翊鈞為何如此偏袒梁永了。

    在嘉靖、隆慶年,戶部舊庫積銀一千餘萬兩,萬曆十八年西征寧夏哱拜,借走了一百六十萬兩,朝鮮東征倭奴之時,又借走了五百六十餘萬兩,便是征伐播州楊應龍的反叛,也借了三十三萬兩的銀子。

    邊軍因為軍餉而鬧事,又借了五十萬兩充當邊餉,以平息軍憤,而後又支了二十一萬兩,馬價銀三十萬兩,過得才一年,又以邊餉不足借走了一百萬兩。

    這些可都是皇帝朱翊鈞向戶部借的銀子,也就是說,朱翊鈞在揮霍嘉靖和隆慶兩朝先帝留下來的家底,前後共借走了九百五十四餘萬兩銀,另外,工部又以皇長子大婚以及冊封諸皇子等等,借銀三十五萬兩,整個戶部老庫便隻剩下二十七萬兩銀子。

    從一千多萬兩,短短的二三十年就隻剩下二十七萬兩,萬曆皇帝到底花了多少錢,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些錢也不一定就是萬曆皇帝自己向戶部借的,也不一定就是他一個人揮霍掉的。

    打個比方,朱翊鈞給朱常洛操辦婚事,因為朱常洛自己的低調,也因為朱翊鈞不太上心,統共也才花了幾萬兩銀子。

    而朱常洵大婚之時,卻花了三十幾萬兩銀,朱翊鈞隻是跟禮部和工部的人說,我兒子要結婚,你們去戶部支點銀子來開銷,禮部和工部便到戶部來扯皮了。

    這些錢不一定是朱翊鈞出麵借的,但肯定是經過他同意的。

    無論如何,由此便可以看出,朱翊鈞到底是多麽缺錢,為何要重用那些礦使和稅監,隻要能給他弄錢,他自是要重用。

    若他懲處了梁永,便寒了人心,誰還敢替他四處撈錢?

    或許有人要說,戶部的錢不就是皇帝的錢嗎?

    這個還是要區分開來的,國庫的錢是用來維持國家運轉的,便是皇帝本人,也需要經過戶部,才能借用,若是群臣反對,或者戶部尚書死撐著不給,皇帝也是沒法子的,當然了,如果這皇帝是個不講道理的暴君,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內帑才是皇家的錢,是皇帝和皇室的私產,那才是皇帝能夠隨意動用的錢。

    從沈鯉提及的三個人來看,李三才是關於人事任免,實在動搖朱翊鈞的權威,顧憲成本就是被朱翊鈞驅逐出朝堂的,同樣是因為人事而挑戰了朱翊鈞的權威,滿朝薦則是動了朱翊鈞重用的撈錢太監。

    他們無一例外都在挑戰和撼動朱翊鈞的權威,也無一例外得到了朝臣們的聲援,尤其是滿朝薦,入獄之後,除了老實人首輔朱庚之外,上百官員持續上疏,給他求情,想要將他救出牢獄,這就更是讓朱翊鈞龍顏大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