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第一百零五章 高麗吐蕃相繼來擾(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576更新時間:2022-03-24 10:15:40

    前番說到徐真替魏王李泰出了一道文事計策,引發了一樁文學的盛事,使得聖人越發青睞寵愛魏王,這讓晉王李治頗感不安,遂與長孫無忌謀劃,後者卻將徐真視為眼中釘。

    這長孫無忌出身河南長孫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聖人乃是布衣之交,而後聖人娶其妹,是為文德聖皇後,又結下了姻親,高祖起兵後,長孫無忌隨當今聖人四處征戰,成為心腹謀臣,而後更是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將當今聖人推上了龍座。

    也正因這等潑天大功,長孫無忌曆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等等重大官職,受封趙國公,在淩煙閣功臣之中更是位列第一,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矣!

    長孫無忌自恃功高權重,也懶得直接敲打徐真,與房玄齡等一幹支撐李治的老臣宴飲之時,言語之間難免透露出不滿,說道徐真乃武將,不思拓疆擴邊,反倒擾亂文事,實在有失體統雲雲。

    這些個老臣畢竟都是人精,也不知誰將這事泄露給李勣知曉,李勣在齊州平叛之時,已然對徐真刮目相看,又無私相授,心疼徐真前途,遂將徐真召入府中,勸說了一番,但求徐真馬上取功,心無旁騖則已。

    徐真自然知曉自己已然得罪了長孫無忌,卻是覺得這李治格局未免太小,哪怕最終登了大位,也要受長孫無忌把持,心裏也頗不是滋味。

    不過畢竟同朝為官,這長孫無忌也不敢擅自加害,反倒魏王和晉王之間摩擦不斷,今日你舉行了文學盛事,明日我就來個全新舉措,紛紛在聖人麵前爭寵。

    然而對於立儲一事,聖人還是遲疑不決。

    三月未央,江山早已大好,到處鶯飛草長,萬裏沃土生機盎然,眼看著又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徐真卻收到了一封密信。

    自從胤宗和高賀術等人到了幽州之後,邊境衝突不斷,他們也是跟隨著營州都督張儉,在高句麗的邊境上探查地形和搜索情報,謝安廷和秦廣、薛大義等將,皆有軍功斬獲,如今已成為軍中之棟梁。

    密信上說高句麗和百濟已經聯合兩國軍隊,開始了對新羅的戰爭,新羅對大唐多有臣服和朝貢,乃大唐忠實屬國,其善德女王已經傳書過來求援,聖人布局已久,說不得很快就會發動征伐高句麗的戰爭了!

    徐真收得密信,心裏也是擔憂,前大隋之所以滅亡,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隋煬帝對高句麗連年征戰,使得國力銳減,民心喪失,大唐雖然富饒,但戰爭一旦掀起,又不知有多少兒郎要喪命了。

    雖然徐真清楚唐征伐高句麗的最終結局,但如今時局有變,聖人遲遲未立儲君,這與史料記載完全不符,讓徐真不得不擔憂此次征伐的結局是否會因此而改變。

    若征伐高句麗之前,聖人還未立儲,那麽待得聖人親征高句麗,晉王李治和魏王李泰,該如何處置?

    亦或者聖人必有遠見,定然在禦駕親征之前,將立儲一事給定下來,可以眼前局勢而言,李治並無勝算,反倒是魏王李泰的贏麵要多一些,若果真如此,那麽曆史的軌跡就將發生變動,而這一切,皆因為徐真給魏王奉獻了一條好計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