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82.第一百八十四章 班師回朝盡皆得封(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804更新時間:2022-03-24 10:16:09

    大唐帝國此次征遼出動十數萬大軍,水陸兩道雙管齊下,耗費國力無數,一路拔城掠地,然而最終在安市城停下了腳步,未能全功,不得不讓人扼腕歎息。

    然而寒冬已至,軍士多有凍傷,後方補給又無法跟上,若不撤軍,高句麗軍趁機來攻,損失會更大,一番權衡之後,聖上終於決定從高句麗撤軍。

    這一天,是貞觀十九年九月十八癸未日。

    將士們出征久矣,思鄉情切,聽聞要撤軍,無不歡呼雀躍,聖上見得此景,知曉軍心不可用,不禁搖頭歎息。

    為了防止高句麗的反撲,聖上將遼州和蓋州(即遼東和蓋牟二城)的大部分青壯民眾驅至大唐的內域,以絕高句麗的兵源,又設置遼東都督府,封高仁武為遼東大都督,授柱國,主持遼蓋二州,組織反抗軍與泉蓋蘇文對立抗衡。

    此舉對於高仁武而言,喜憂參半,喜的是大唐果真替他打下了大片的土地和城池,憂心的是以留下來的大唐守軍和反抗軍的力量,很難抵抗泉蓋蘇文的反撲,而且雖然他實際掌控著這些地域,但名義上他已經接受了大唐的冊封,這些地域都變成了大唐的疆土。

    不過榮留王都能夠接受大唐皇帝的冊封,隻要能將泉蓋蘇文這個大奸臣推下台,他高仁武又何須介意當大唐的官?

    徐真與高仁武辭行,又與高惠真灑淚依依,改名為高舍雞的李承俊更是不舍,然而終究是要分道揚鑣。

    寶珠到底是泉蓋蘇文的女兒泉男茹,對高仁武欺瞞自己身世也耿耿於懷,不肯諒解,內心也是掙紮萬分。

    左黯也不敢勉強寶珠,隻是隱藏了她的身份,將她隨軍帶回,遠離高仁武和泉蓋蘇文即將到來的爭鬥。

    高仁武本欲將青霞子蘇元朗留下來,然而後者卻執意要跟著左黯和寶珠,高仁武也不好勉強,送走了這些人之後,頓時覺得孤立無援,好在有高惠甄,既是郡主,又是神女,想要籠絡民眾之心,相信也不是什麽難事。

    九月末,大軍驅趕著近七萬高句麗人,抵達了遼河畔,由於後勤部隊都深入到了高句麗境內,聖駕降臨之時,居然還未能搭建好渡河的橋梁,此時遼河結了薄冰,卻不足以讓大軍通過,為了鼓舞軍心,先前渡河之後,李世民命人拆了橋梁,如今灰溜溜回來,說不出的苦澀。

    看著軍士冒著嚴寒搭建橋梁,李世民突然很後悔,後悔發動了這次征遼,他私下裏曾感歎,若魏征還活著,一定會勸阻他不要發動這場戰爭,可惜的是魏征已死,而且貞觀十七年魏征病故之時,李世民還懷疑他曾經與侯君集和杜正倫結黨,而毀掉了他親自為魏征撰寫的墓碑。

    然而他卻忘了,出征之前,以褚遂良為首的言官們,曾經如何力諫他不要發動戰爭。

    念及此處,李世民不由感慨唏噓,不過這一戰也攻下了高句麗近十座城池,大大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無論如何中算是一場勝仗。

    長孫無忌在此戰之中的表現本是可圈可點,然而因為徐真和李勣的突出表現,自己就變得黯淡太多,想到聖上已經革了張亮的職,長孫無忌心裏也多有不安,此刻正親力親為,指揮大軍和民夫搭建橋梁。

    從高句麗驅趕而來的都是一些青壯民夫,縱使**隻提供最粗糙的果腹口糧,也足以讓這些人渡過饑荒,他們雖然沒有技術,但有力氣,在軍中監作和工部的指揮下,熱火朝天地冒雪作業。

    九月二十七,眼看著橋梁就要竣工通行,大雪又初霽,天時弄人,與安市城僵持兩個月,幾乎都是大雪漫漫,如今撤軍了卻又迎來了晴天,不得不讓人怨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