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25.第二百二十九章 騎兵大破白玉河軍(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702更新時間:2022-03-24 10:16:24

    於闐的國都乃稱西山城,距離長安九千六百七十裏,城外三十裏處有河名曰首拔,蓋因河中出玉,故又稱玉河。

    此河環繞國都,真如天然的護城河一般,因於闐土地軟綿,不適合建造高樓大廈,是故國都乃至周邊多以低矮的砂石堡壘為主,多見珈藍與佛塔。

    因城池低矮鬆軟,不似中原的城池那般堅不可摧,是故將軍隊都駐紮在玉河岸邊,壘石土為堡,傍水而守橋。

    玉河源自於昆山,西流一千三百裏,至於闐界的牛頭山而分為三,城東三十裏處曰白玉河,城西二十裏則是綠玉河,七裏處乃為烏玉河,河邊設軍鎮,建橋堡以拱衛國城,重重護衛,國都之中都是巨富和王公貴族,守軍卻不多,實因無城可守,乃典型的外緊內鬆防禦形態。

    這些情報通過斥候報到徐真的手上,與契苾何力商議之後,他們派出傳令斥候,讓阿史那社爾所領的吐穀渾騎兵率先北上,繞到於闐的北麵,因為北麵沒有河水可以據守,乃防禦的弱點,而契苾何力則率領大軍正麵進攻於闐西山城的城東方向,以掩護阿史那社爾的突襲。

    吐穀渾位於大唐邊境的西方,而於闐則比吐穀渾還要往西,阿史那社爾率先出發,繞北而走,徐真和契苾何力的部隊卻不得不借道吐穀渾。

    對於吐穀渾人來說,徐真的名字並不陌生,雖然如今吐穀渾早已沒落,接近了滅亡的邊緣,隻能依附吐蕃和大唐來求存,艱難維係,可曆史的記憶卻不容磨滅。

    當阿胡拉之子、昔日的“燒柴人”要借道吐穀渾的消息傳開之後,民眾開始產生極大的抵觸。

    阿史那部族和慕容部族更是極力反對,可終究是改變不了什麽,這次出兵非但有吐蕃使節的引線搭橋,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又與吐穀渾的阿史那部族同出一源,吐穀渾的曷缽諾也是無可奈何。

    徐真的金甲白象王身軀如雪山,這頭白象能夠被戒日王稱之為神象,絕非尋常可比,它的身軀比尋常大象足足龐大兩倍有餘,身上有些部位還殘留著長毛,獠牙扭曲白皙,神似古時的猛獁巨獸,霸氣殘暴,漫說吐穀渾人,就是見慣了戰象的天竺人,都要為之驚駭!

    當這頭白象馱著徐真路過之時,吐穀渾人的目光之中充滿了仇恨和無奈,他們默默地目送著這支軍隊穿過,看著漸行漸遠的軍隊,似乎也看到了吐穀渾的未來,多有日漸式微,日薄西山的哀歎與淒涼。

    此時的白玉河岸邊,橋堡內竟隻剩十餘人,橋堡附近的木樓之上,三四名斥候正在瞭望,剩餘的守軍則齊聚橋堡後方的守軍大營,迎接前來犒軍的大將軍都缽,接受大將軍的檢閱。

    都缽正是此次截殺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的執行人,他也沒想到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憑借著一百的親兵,居然能從八百駝兵的手中逃脫,而且還殺傷了三百餘人,大**將的勇猛,可見一斑!

    也正因為這次失利,都缽受到了伏闍信的叱責,文武群臣齊聚西山王城歡慶之時,他被派到了白玉河的守軍駐地來慰問軍士。

    雖說如此,可都缽還是保持著滿麵的笑容,因為截殺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的失利,他已經成為了王國的笑柄,可他仍舊頂著大將軍的頭銜,也沒人敢嘲笑於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