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8章 官製調整 四川軍政主官(1/5)

作者:風嘯木字數:13032更新時間:2022-06-01 08:47:19

    蘇河看著地圖,他現在統治一省一府。

    地盤擴大,就要建立相應官製,派遣官員統治地方。

    蘇河看著旁邊寫的官製調整方案。

    這是這段時間思考,綜合現在情況和後世經驗,想出的官製調整方案。

    他借著治理四川的機會,出台這個官製調整方案

    蘇河綜合漢中府現在實行官製表現的優劣。

    對官製進行一些修改, 文官沒有大改,還是統領府原先架構,軍方改動非常大。

    蘇河即將稱王,他是一方諸侯,統領府也變成了中央朝廷。

    文官最高領袖是內閣首相,組成內閣負責所有政務。

    六部歸屬內閣管理。

    都察院、大理寺、稅務局、銀行保持獨立,隻聽從蘇河命令。

    提高都督府的級別,它與內閣同等級, 蘇河親自任大都督。

    都督府設立軍政部、參謀部、軍法部, 後勤裝備部。

    軍政部由軍方文職和祝師組成,負責新兵訓練、軍功考核、軍官升遷和軍隊祝師體係建設。

    參謀部和軍法部功能不變,後勤裝備部負責後勤保障和武器研發。

    他設計的省一級製度,就是一個小規模的中央官府,由巡撫和總督分別負責當地軍政事務。

    蘇河嚴格遵循文武分離製度,四川是這個官製最先實行的地方。

    四川巡撫是四川官府最高文官。

    四川總督是四川軍方最高軍官。

    四川巡撫和大明的四川巡撫不一樣。

    蘇河設置的巡撫是常設官職,有固定的任期和品級。

    大明的巡撫,隻是皇帝派遣的官員。

    他想要實施一個政策,還是要當地的布政使等官員配合。

    蘇河設置的巡撫,他能管理省一級的吏廳、戶廳、刑廳、工廳、教育廳、衛生廳。

    這一套製度到府一級,變成吏局等,縣一級是吏分局等。

    各地的巡檢,全部並入各地刑部, 刑部的官吏也改名為巡捕。

    蘇河在之前發現, 總有百姓誤會巡檢的職務, 改成刑部並把名字改成巡捕, 更能讓百姓清楚認識巡捕的職務。

    各地的衙門, 受到當地巡撫和上級衙門雙重管轄。

    蘇河這麽做,主要是為了分巡撫的權力。

    大明巡撫的權力太大,軍政一把抓。

    總督權力更大,能管理幾個省的軍政。

    督撫權力太大,遇到能人會很強,遇到廢物會造成整個地方糜爛。

    中央權威削弱後,就會變得尾大不掉,慢慢在當地形成一股勢力。

    明末大明亡的太快,建奴又快速統一中原,還看不出來太大的弊端。

    這個製度的弊端,清末就看得很清晰。

    巡撫負責行政職務,省一級還設立督察廳和高級大理寺。

    省督察禦史和省大理寺卿,他們與巡撫是級別相同,沒有上下級關係。

    府和縣與省差不多的配置。

    這兩個部門,直屬於上級部門,經費和人員晉升,都由上級部門統一調配。

    稅務局、儲糧局和銀行,也會在各地, 設立它們的分支機構。

    蘇河設置的這套官府製度,官吏人數比大明的官吏多。

    設置這種這麽多的官員,就是為了讓官製符合工業化等大發展。

    隻靠一個巡撫或知府, 管不了太多東西。

    提供的官職多,也能吸引讀書人參加科舉。

    蘇河設計這套官製,有兩個重要的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分權,當地主官有一定權威,但沒有絕對的統治力。

    第二個目標是權責分明,任何事物都能找到負責的官員。

    蘇河盡力避免,出現九龍治水,導致各衙門踢皮球的現象。

    成立四川都督府,任命總督管理一個省的軍務。

    蘇河拿下四川,又開始新一輪擴軍,三個師組成軍,駐守重點地區。

    軍一級,就是常設最高級別的軍隊。

    隻有在大規模戰爭,多個軍臨時組成集團軍,臨時組建集團軍指揮部,指揮各個部隊打仗。

    都督府總督,負責當地所有戰事,外防敵軍入侵,內防土司反叛。

    ………………………………

    秦山水正站在門外,看到穿著二品官服的一名文官走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