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8章 新朝製度(一)(1/4)

作者:風嘯木字數:8584更新時間:2022-09-26 21:30:45

    文武百官陸續到達京城。

    秦王蘇河這段時間,分別接見他們。

    谘詢他們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建議。

    蘇河與王仲策、李鳳鳴、蘇熊等人秉燭夜談,確定了國家的基本製度。

    4333年(公元1636年),八月二十九日。

    蘇河在乾清宮召開小朝會,與文武百官商討新朝的國號和製度。

    蘇河坐在主位上,他的左手邊坐著王仲策等文官,右手邊坐著蘇熊等軍官。

    秘書處秘書長鄭子良,帶著秘書處的人員,拿出紙筆速記。

    記錄著這場對新朝至關重要的小朝會。

    蘇河麵帶笑容,看向眾人,開口說道:“我們已經徹底消滅大明,現在正式新朝定鼎之時。

    新朝要有新氣象,我們今日的決定,將會決定新朝數百年的興衰。

    今日我與大家,就定下新朝的製度。

    咱們先議一議,新朝的國號。”

    乾清宮在場的眾人,他們都萬分激動。

    這個場合,隻有開國功臣才能享受。

    參加這個小朝會,他們會在史書上,被濃墨重彩的記錄一筆。

    禮部尚書宋康年,向著同僚拱了拱手,最先發言道:“王上,曆朝曆代大多數新朝國號,都是封地或是開國君主稱王的稱謂。

    王上崛起於三秦大地,又稱為秦王,新朝國號為秦,正合適。”

    宋康年的話音剛落,總參謀長李鳳鳴立刻反駁道:“大秦深入人心,秦始皇的功績與大秦深入綁定。

    新朝國號如果為秦,想要突出我們這個後秦。

    必然會淡化前秦,甚至於抹黑前秦,讓他們和我們做對比。

    秦始皇和春秋戰國的曆史背景,就會被逐漸淡化,或是被大眾忘記。

    隻有一些曆史學者,記錄著這些事情。

    我們漢人的凝聚力和大一統思想,他的根基脈絡就是春秋戰國和秦漢的大一統。

    淡化這段曆史,就等於背叛我們的民族,人為降低百姓的凝聚力,不利於新朝的統治。

    我不建議使用大一統的前朝國號,為新朝的國號。

    東周與西周不是大一統王朝,我不討論。

    東漢繼承西漢,那是劉氏宗族一脈相承。

    南宋繼承北宋,也是趙氏宗親立國。

    除了有明確繼承關係,繼承了前朝的國號。

    剩下使用前朝國號的王朝,大部分出現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

    如前秦、後漢、後唐等,他們都非常短命。

    用前朝的國號,也非常不吉利。

    綜合各方麵的考量。

    我建議選擇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或是另起一個寓意好的國號。”

    蘇河聽到李鳳鳴說完,他微笑的說道:“李愛卿這個建議,我比較認同。

    咱們就按照這個流程,商議新朝的國號。”

    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他們信仰崇尚炎黃,有人提出炎為國號。

    工業大發展,震驚了世人,有人提議工為國號。

    秦王蘇河重法,有人提出法為國號。

    每個人提出相應的國號,那都與他們利益切身相關。

    王仲策看著眾人,提出了十多個國號。

    這些國號都沒有獲得大多數人,包括秦王的認同。

    王仲策看到很多人還在爭吵,國號問題他一直在思考。

    前幾天與秦王蘇河會談,也談過國號的問題,沒有達成最終的意見。

    他想到了幾個令所有人滿意的國號,先提出一個希望最大的試一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