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之 心易為目迷(二)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744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9
["1.五色使人目盲 「五色」,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 古人將這五種顏色定義為正色,在什麽時間穿什麽樣的衣服,應該有什麽樣的顏色,都有規定。服飾代表等級,無論中外,都有這種社會現象,現在軍隊中也是如此,他們用肩章、衣服的料子來表示各自的級別,其中道理是一樣的。 既然五色在古人眼裏是正色,老子為什麽要講「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所謂的「五色令人盲」並不是指對五色正當的追求,這句話強調的是權力者過分地追求絢麗的色彩,華麗地服飾,會迷失自己。所謂「盲」並不是斑斕地五色晃瞎了人的眼睛,而是人心在對物欲過分地追求中失明了,會忽視那些本不該忽視的事情。 孔子說「惡紫之奪朱也」,與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 2.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 「畋獵」,今作田獵,指打獵。一個人為了生活去打獵是打獵,一群人為了娛樂打獵也是打獵。古代的打獵有著與今天不同的意義: (1)它具備軍訓的意義。執政者在農閑季節,將人們組織起來,一起去打獵,既比較射殺的技術,又熟悉戰鬥陣列,獵場上圍獸與戰場上圍人有些相像,反正殺人是殺,殺獸也是殺。 (2)它可以解決肉食品供應問題,早期社會的飼養業不發達,田獵是非常重要的肉食品提供管道。 (3)田獵可以去除農害。古人將春、夏兩季組織的田獵稱為春搜(同“搜”)、夏苗,意思是可以消滅驅趕食草動物,保障農作物不受侵害。古代地廣人稀,生態環境非常得好,是野獸的天堂,獾、熊、野豬一類的動物到處跑,都是農作物的天敵,組織人力射獵,將它們趕到離人的居住區較遠的地方去,可以保護農業生產。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田獵加進去了許多娛樂的成分,各諸侯國的國君與大夫們,率領著屬下的民眾,在田野裏縱橫馳騁,流連忘返的事情漸漸地多了起來。《晏子春秋》裏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齊景公帶著人去打獵,一連在外麵野營了十八天。這天,正玩得高興呢,隻見晏嬰駕著馬車飛馳而來,齊景公急忙下車迎接。晏嬰連呼哧帶喘、衣歪帽斜的樣子,把齊景公下了一跳,於是他趕忙問:您這是咋了?跑成這個樣子?難道是國家出了什麽變故? 晏嬰說:倒也沒啥大事,不過有些話我還是想對你說道說道。人們認為你喜歡追逐野獸勝於愛戴自己的人民,爲了田獵可以放棄自己的國家。我覺得給自己的人民留下這種印象可不是什麽好事。 齊景公說:我以為啥事呢。咱們不都是安排妥帖了嘛,家庭不和、有人打官司就去找子牛,社稷、宗廟祭祀的事情由子遊負責,諸侯往來使者的接待由子羽主持,開荒種地、倉庫管理由申田負責。其餘的事情,無論大小,都由你老先生斟酌處理。有了你們這些人,我就像心有了四肢,有你們代我操勞,我不就可以享受安逸了嗎? 晏嬰說:我聽到的道理給你講的不同。心有四肢,什麽事情交給四肢去做,自己可以安逸,這沒啥問題,可是你見過有四肢沒心的嗎?現在你的四肢十八天看不見它們的心了,是不是太久了一些? 齊景公聽完晏嬰最後一句話,立馬結束了田獵,回到了自己的國都。 老子說的田獵使人心發狂,主要是指像齊景公這樣的事情,玩得太嗨,連自己的工作都不顧了。一個人為了生存去深山老林跟野獸相對,生死難卜,能不能安全地回來都沒法知道,是沒法讓人心發狂的。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