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心易為目迷(四)(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938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9

    ["4.五味使人之口爽①

    「五味」,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基本的味道兒。古人認為,無論多麽美好的食物,都是由這五種基本的味道調和而成,他們就像古樂中構成優美旋律基本要素的宮、商、角、征、羽,算是美食五要素。

    「爽」,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個人兩腋下各有一火,這是人打著燈籠的這樣一種象形。《說文》如此解釋爽字:「爽,明也。」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或者是讓人悶黑昏絕的環境裏,如果忽然有兩盞燈籠出來,那種感覺非常地暢快。

    「爽」字在此用來形容人們享用美食時那種暢酣淋漓的滋味兒。但是就像五色能讓人目盲、五音能讓人耳聾一樣,五味讓人口爽,爽的過頭了,就會讓人在五味中迷失自己,搞不清什麽好吃,該吃什麽。電影《甲方乙方》裏的大老板,見了龍蝦就煩,花錢請人為自己營造一個過窮日子的環境,就屬於「口爽」的一種典範。

    有人直接把「爽」釋義為傷害、敗壞,也非常有道理。

    5.五音使人之耳聾

    「五音」,我們的先人將聲音分為宮、商、角、征、羽五個音部,並用這五音構成不同的旋律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音樂是中國古代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祭祀中,廟堂上,私人宴飲的時候,都要演奏音樂。不同的音樂代表不同的含義,人們可以用它向對方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用在政治上的音樂雖然非常重要,娛樂性卻不強,它就像工作人員身上的製服,雖然不得不穿,但是單調、乏味。老聽這種音樂實在受不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工作時候隻允許你聽某幾首曲子,回到家也隻能聽這幾首曲子,是一種什麽感受?

    在這種情況下,另外一種音樂開始流行起來,國君大夫們樂此不疲,經常頂住批評的壓力,偷偷地聽上那麽幾段。人們稱這種音樂為靡靡之音或者鄭樂、衛樂、鄭衛之樂,有時也叫鄭音。大概鄭、衛等國比較流行這種音樂,就像現在某些地方特別流行假貨,是假貨的集散地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