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寵辱皆若驚之得(二)(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4102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20

    ["2.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寵」不但有寵愛的意思,也有尊崇的含義;「辱」的本義是耕作,直接從事勞動的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比較低,所以後來引申出恥辱的含義。在這裏「辱」兼有地位卑下的含義;「驚」,指馬受到驚嚇狂奔不受控製。這在過去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馬在古代是專用拉車的工具,拉車的馬受了驚,相當於現在有人開著車子飛馳,車子失控。「若驚」就是要讓人們警惕這種事情,要慎重對待,要有敬畏之心,免得受到傷害。

    那麽,「寵辱若驚」是啥意思?《道德經》接著給出了解釋: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寵」與「辱」都來自於外,在這句話裏,「寵」指一個人的地位驟然提升,「辱」指一個人的地位驟然下降。「辱」加於身若驚還好理解一些,一個人好端端地失去地位,當然會擔驚受怕,那為什麽「寵」加於身也要若驚?

    前麵講過觸礱說趙太後的故事,趙國想跟齊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但是齊國要求趙國派長安君去做人質。長安君是趙太後最喜歡的兒子,老太太死活不幹。觸礱去找趙太後,並沒講啥大道理,隻是讓他數算一下前麵國君寵愛的兒子裏麵,到現在還有誰享受著老爹賜予的榮耀。老太太左數右數,一個沒有找到。老百姓說慣子如殺子就是這個道理。

    能得到別人的寵愛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為了這寵愛做了什麽?如果你不能有功於國家,不能有功於人民,你憑什麽享受這寵愛?最後的結局也一定會跟趙國那些曾經被寵愛的公子們一樣,不知道到那個角落掃馬路去了。

    所以,懂得道的人對於驟然臨身的寵愛,要保持特別的警惕,功成都要弗居,何況無功呢?

    正因為如此,老子在解釋「寵辱若驚」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一下「寵」,認為有寵加身,更需注意,所以加了一句「寵之為下」。寵辱皆若驚,但與「辱」相比,「寵」要更等而下之一些,因為人們容易忽視它的危害。

    程政是晉平公寵愛的人,晉平公派他做下軍的副帥,這個職位通常都是有下卿充任。也就是說,這幺一來,程政一下子由大夫升任為卿了。照常規,被任命為卿的時候,即便認為自己適合這個職位,也應該一再地退讓,如果國君認為你合適,就會一再地任命,這在程序上被稱為再命或者三命(究竟是再命還是三命,要看具體的爵位,爵位越高,讓的次數越多),這是起碼的禮儀。

    程序上的讓隻是一種謙讓,而被任命者如果真的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職位,那他要做的,就不單單是禮儀上的謙讓了,而是要堅決地推辭。如果能推薦比自己更適合的人出來,並且說明理由,就更好了,舉賢也是古人分內的工作。當年,晉文公重耳想讓趙衰做卿,趙衰認為欒枝、先軫、臼季這些人功勳比自己大,資格比自己老,能力比自己強,應該優先得到那個職位,就直接推辭,向晉文公推薦了這些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