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章 強為道之容(四)(1/3)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6028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22

    ["4.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能敝而不成

    劉師培先生經過研究,認為這個「能」字的意思是「寧」,即「寧肯」的意思。

    「敝」即舊,與「新」相對。

    「故能敝而不成」是一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話,究竟何意,眾說紛紜。有兩種講法,可供參考。

    第一種,這句話仍然是一個比喻。「保此道」非常容易理解,就是想長久地擁有前麵所敘說的道,用了許多的比喻來描述的那個東西;從「不欲盈」三個字開始,這句話就又進入了比喻之中了,什麽不欲盈?前麵講過,「道盅,而用之又弗盈」,道包羅萬象,是一切事物之根本,若深淵,萬泉注入而不滿,如大盅,中空虛境可容萬物。這是老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對道的客觀描述,而「保此道者不欲盈」是指得道之人的一種主觀態度,他會希望自己就像那個總也注不滿的器一樣,總是空虛的,老是能裝東西,老是能用。

    可是,隻要是器,總會有裝滿的那一天,這可咋整?對此,孔子說過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叫做「君子不器」,這四個字通俗地理解就是作為一個君子,最好不能成為某一個器物,一旦定型了,就會隻能做某一件事情了,外交的隻能做外交,會打仗的隻好去做將軍。既然君子不器,那麽是不是那些具有某種才能的人就不算君子了?也不是這樣,君子不器是對君子的最高標準,隻有做到不器,才會前途無量。孔子認為自己的得意門生子貢就沒有做到不器,但誰也不會說子貢不夠資格做君子。

    孔子講的「君子不器」與老子講的「敝而不成」其實有相通之處。「敝而不成」就是一個樸,一個原料最好不要做成某件東西,一旦做成某件東西,就隻能有某種功用了。老子就用這個比喻,來表示人應該保持靜,保持淳樸自然之態。

    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一個材料如果不做成器物,這個材料還有啥用?如果要研究老子舉的這個例子,確實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我們知道,舉例子說明一件事物,是為了取其相似之處,輔助我們理解,而不是說例子要完全符合那個事物本身,如果這樣,就沒法舉例子,也沒法做比喻了。

    就像我們說某人強壯得像一頭大象,如果要致詰這個例子不恰當,我們隻需要看這人是否夠強壯就好了,通過了解這個人的身體狀況,才能知道他是否真的壯得像頭大象。如果他長得跟鞏漢林差不多,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說這個比喻非常形象。但是如果有人根據大象來對這個比喻刨根問底就麻煩了:你說他像大象,象鼻子在哪裏?象牙呢?這幺幹就變成抬杠了。

    正因為道深奧難測,所以越是懂得道的人越謹慎,對道的追求越感到沒有盡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