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不與眾人同(二)(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441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4

    [\"1. 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唯」是表示贊同的應答音。比如孔子曾經對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參聽了回答說:「唯。」唯在這裏就是「是」、「對」、「嗯」一類的意思。因為古人經常在談話中用「唯」這個字表示贊同,所以就有了唯唯諾諾這個成語,表示一個人沒有主見,隻知道隨聲附和。在這一章裏,「唯」由贊同引申出「正確」、「正確的事情」這樣的含義。

    「訶」,大言而怒也(《說文》),經常用在一些表示不同意、非常反對的場合,再引申一步,就是指錯誤的事情。

    「唯與訶,其相去幾何」,老子在這裏「唯」、「嗬」連用,表達的意思是:那些人們認為正確的和錯誤的事情,它們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少?如果把這層意思再擴展一下,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真理再往前邁一步,就是謬誤。也有人這樣說,謬誤就住在真理的隔壁,意思都差不多。

    「美與惡,其相去何若」,「美」指容貌俊秀,或者一些美的事物。「惡」與「美」相對,指容貌醜陋,古人經常說某人貌惡,就是指這人長相難看。在老子眼裏,人的相貌上的差別也無足論。現在不是流行那麽兩句話麽,人到了七十歲的時候,不分俊醜,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不分男女。

    老子講「唯與嗬,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的目的,並不是要品評「唯」「嗬」之間、「美」「惡」之間的差別,而是為了引申出下麵的觀點:「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人之所畏指的是什麽?孔子曾經說過要「畏大人」,大人指的是地位高、有社會管理權限的人,這個大人也是相對的,如果你是老百姓要畏自己的官長,官長上麵還有官長,卿要畏君,君要畏王,王要畏天。

    研究者們應該留意,這個「畏」字在這裏不隻是擔心、害怕、見了當官的兩腿哆嗦的意思,而是有一種敬畏的含義。「敬」和「畏」是古人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兩個詞,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隻是偏重的成分不一樣。齊景公有一次請教晏嬰有什麽願望,晏嬰告訴他說:「願有君而見畏。」晏嬰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希望能有一個殘暴狠毒的國君讓自己提心吊膽,而是希望有一個聰明英武的君主,不但能力強,道德還高,讓自己從心裡感到尊重,不敢對工作掉以輕心。

    「人之所畏」指的就是國君、王這個級別的人物,對於一個社會來講,這是普通人要敬畏的人物,也就是孔子認為君子應該畏的大人。這個級別的人物擔心什麽呢?亦不可以不畏人!

    《晏子春秋》上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齊景公去麥丘,發現守衛麥丘的封人都八十多歲了,還精神頭十足的,就對這位老封人說:您老真是位老壽星啊,說幾句吉祥話,祝福一下我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