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全都要了(1/3)

作者:那就微笑吧字數:7088更新時間:2022-09-30 01:13:35

    琉璃廠在國內文人心目中,有著獨特的地位。

    近代有頭有臉的書畫大家,得不到琉璃廠的認可,想要在江湖上混那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

    諸如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家,都在琉璃廠留下過佳話。實際上,琉璃廠不僅有為文人墨客臉上貼金的作用,還有古董文玩交易的作用。

    建國前,琉璃廠就聲名顯赫,文物交易很是發達。

    但建國後琉璃廠逐漸衰落,尤其如今八十年代末,琉璃廠更是已經經曆了三十多年的低迷期。

    “琉璃廠的興衰,可以看做是我國曆史發展的晴雨表。”

    和平門往南三百米處,一條雕梁畫棟的老街赫然躍入眼眶,雖然早沒了身著長袍馬褂夥計的張羅聲,但一家挨一家古香古色的店鋪、瓷器、書畫、雕刻、古籍還是將走進琉璃廠古玩市場的季晟一行三個人拽進了曆史的煙雲中。

    他正在聽祝植絨講解琉璃廠的曆史。

    支有才也側耳傾聽著。

    祝植絨一邊往裏走,一邊輕聲道:“倘若恰逢盛世,也是文玩古董交易的春天,當然清末民初例外,這一時期的古董文玩興盛是一種病態扭曲的怪象。收藏正式複蘇的春天,還是改革開放初期。這一時期大部分人還沒有富起來,古玩市場供過於求,所以琉璃廠的文玩相對比較便宜。”www.x33xs.

    季晟是從現代社會過來的,當然知道老祝說的都是實情,受到計劃經濟多年的影響,物價不怎麽高,整個八十年代就是收藏的黃金年代,他很慶幸自己來到了這個黃金年代的末尾端,有機會搭上最後一班車。

    “我們四處看看吧,待會再去榮寶齋。”祝植絨指著前麵一家店。

    季晟嗯了一聲,“進去看看。”

    這是一間老平房,招牌上寫著“槐蔭山房”幾個龍飛鳳舞的字。

    季晟一馬當先走進去,祝植絨和支有才跟在後邊。

    他剛一進到槐蔭山房裏就有些驚訝,因為這裏沒有櫃台、收銀台,一進門四壁書架,還有各種木雕、瓷器、銅飾擺件、古舊家具和玉器等整齊有序地擺放著,這些物品上附有標簽,上麵寫著品名和價目。

    季晟又朝裏看了看,發現裏間屋臨窗,一張榆木擦漆的八仙桌,桌兩旁是太師椅,壁間懸掛著對聯,有點遠沒看清內容。

    正在觀察間呢,一五十多歲男子微笑著上前,“三位年兄,要看點什麽嗎?”

    祝植絨也麵露笑容回應道:“年兄,我陪朋友過來看看文玩雅物。”

    兩人稍微交流了兩句。

    季晟在一旁沒吭聲,他沒想到現在的店家這麽客氣,還跟顧客互稱“年兄”,這在後來已經看不到了。

    在短暫交流過後,店主恍然大悟道:“原來是季年兄喜歡瓷器,要我推薦嗎?”

    季晟報以笑容有模有樣學著客氣道:“那就有勞年兄了。”

    店主領著他們三人來到瓷器區,隨口道:“我這雍正時期的瓷器比較貴,碗盤五百一個,乾隆官窯的稍微便宜些,四百多塊,至於其他年代的不怎麽值錢,百十來塊。”

    季晟聽得差點暈過去,我靠,你這也太便宜了吧,雍正時期的才賣五百?乾隆官窯四百多?

    他哪裏知道,如今的琉璃廠商鋪對乾隆以前的東西都不屑一顧,沒多少人要。

    甚至九十年代初,有一家古玩店不小心把一件道光時期的官窯瓷器碰碎了,在當時看來這就是一件垃圾了,考慮到每件物品都有賬可查,因此隻能勉強入庫,扔在犄角旮旯不起眼的地方,直到一九九八年這家古玩店整理庫方時,打算把這件碰損的瓷器處理掉時,有三位碰巧來這家店的收藏愛好者一看就爭購,最終以一萬五千塊賣給了叫價最高的人,當時那家古玩店的人還不敢相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