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5章 天下大勢(2/2)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5016更新時間:2022-09-25 21:35:04

    唐軍勞師遠征,進至南詔都城太和城,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這之後,大唐徹底失去了對南詔的控製。

    南詔國主閣邏鳳立的這塊石碑,寫著南詔國主對於大唐、南詔和吐蕃之間戰爭的論述,表明了南詔立國,隻是“迫不得已的自衛反擊”。

    同時閣邏鳳又虛偽的在碑上表明了自己對想要和大唐重歸於好的願望。

    碑文是南詔清平官鄭回所寫,鄭回原本是大唐的進士,在和南詔的戰爭中被俘虜後,南詔國主閣邏鳳將他拜為老師,又任命他為南詔清平官。

    清平官,相當於大唐的宰相,是南詔國主下的第一人。

    等到石碑建造完畢,閣邏鳳拉著清平官鄭回說道:“前日吐蕃又派來使者,要冊封吾為讚普鍾,這是讚普弟弟的意思,鄭師,我們要如何回應?”

    私下裏,閣邏鳳都是稱呼鄭回為鄭師,南詔的體製也都是鄭回仿照大唐體製建立的。

    鄭回歎息一聲說道:“國主,如今大唐兩都未複,劍南道能夠抵禦吐蕃人進攻就不錯了,本是我南詔發展的大好時機。”

    “可沒想到這吐蕃讚普剛剛繼位,竟然就有如此的手段,若是再拒絕吐蕃的冊封,恐怕吐蕃大軍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閣邏鳳也是重重的歎息一聲,他看著即將完工的德化碑,去年雖然殲滅了大唐遠征的軍隊,但是南詔也是損失慘重。

    如今的南詔,實在沒辦法再抵擋吐蕃的進軍了。

    其實按照鄭回的設計,南詔這樣的小國,最好能夠在大唐和吐蕃之間反複橫跳,兩邊吃好處。

    可是大唐劍南節度使留後李宓立功心切,多次派兵進攻南詔,最後甚至在沒有奏請朝廷的情況下,盡起了劍南軍的精銳,想要先斬後奏滅了南詔立功。

    最後李宓因為輕敵被全殲,大唐和南詔之間再也沒有回旋的餘地。

    如果徹底倒向吐蕃,那南詔和大唐就要變成生死仇敵了。

    而吐蕃一定會利用南詔來牽製大唐,這也是閣邏鳳不願意看到的。

    鄭回也歎息一聲說道:“希望立此德化碑,日後還有和大唐重歸於好的機會吧。”

    而兩人談論的吐蕃讚普,正高高的坐在讚普宮中,年輕的讚普麵無表情,看著煙霧繚繞下苯教巫師全身抽搐的詭異舞蹈。

    終於熬到了祭祀完畢,帶著詭異麵具的苯教巫師退下後,年輕的讚普看著兩邊恭敬的大臣,宣布了一條重要的律令。

    讚普決定增加“尚論”的名額。

    原本吐蕃一共有五位大論。

    讚普宮有一位輔佐讚普,參讚軍國要事的大論,這也是吐蕃的宰相。

    又在四方設立大論,這就是四方大論,等於是擁有宰相頭銜,分鎮各地的節度使。

    不過在讚普宮的大論,經常會變成淩駕在讚普之上的權相,甚至當今讚普還是繼承人的時候,都差點被老讚普的大論廢除。

    所以年輕的讚普決定將大論的人數從五人擴充到九人,除了四方大論維持不變之外,在讚普宮再設立四名大論。

    這樣,讚普宮的大論就從一人變成了五人,這也相當於從獨相製度變成了群相製度。

    對於這樣的律令,吐蕃的貴族自然是歡迎的,增加了大論的位置,那就意味著大家都有了新的機會。

    雖然大論的權柄被分散了,但這也是大論啊!

    為了爭奪這多出來的四個大論位置,吐蕃的各大家族再次爭鬥了起來。

    年輕的讚普麵帶微笑的看著自己拋出去的餌食,穩穩的坐在讚普的寶座上。

    混亂的至德二載,終於走到了四月末。

    一路風塵仆仆的房琯,終於帶領龐大的幕僚隊伍抵達了武威城,正式就任河西節度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