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7章 方國壽均漢代政治之得失(2/3)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6114更新時間:2022-09-25 21:36:09

    楊炎也好奇的看著這片大湖,輪台縣位於瀚海邊緣,附近都是沙漠,之所以漢代在這裏設縣,就是因為這是瀚海邊上的大綠洲。

    圍繞著胡楊湖,輪台縣有了農耕的條件,也才成為人類的聚居點。

    李炎抬起頭,看著不遠處還有烽火台一樣的建築,他好奇的問道:“方老,那是什麽?”

    方國壽抬起頭一看說道:“這是漢代的烽火台遺址,從漢武帝開始,西漢就在經營輪台縣了。”

    沒想到輪台縣的曆史竟然這麽長。

    方國壽又說道:“輪台縣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漢武帝的一篇《輪台詔》。”

    李炎的也聽過輪台詔的名聲,他驚奇的說道:“難道漢武帝也來過輪台?”

    方國壽笑著說道:“漢武帝一輩子沒有來過輪台,輪台詔之所以叫輪台詔,是因為這篇詔書是討論輪台駐軍問題的,所以才得了這個名字。”

    “原來如此,這輪台詔書是漢武帝的罪己詔嗎?”

    在後世網絡上,《輪台詔》又叫《輪台罪己詔》,認為是漢武帝對自己執政時期政策的反思,也是改變漢代對外政策的重要詔書。

    從武帝之後,漢代由攻轉守,逐漸停止了對外擴張。

    方國壽說道:“輪台罪己詔的說法,最早是班固提出的,不過臣倒是以為,輪台詔隻是討論邊軍和屯田政策的詔書,還談不上什麽罪己詔。”

    “邊軍和屯田政策,漢武帝討論了什麽?”李炎立刻來了興趣,對於漢武帝這位雄才偉略的帝皇,和他的祖宗李世民並稱為曆史上著名明君的皇帝,他對於邊疆政策的討論,肯定也能對李炎有所啟發。

    方國壽說道:“漢承秦製,和秦代一樣都是大軍團的禁衛軍製度。”

    “漢代的禁衛軍,都是京畿、三輔和扶風的良家子,每次漢朝征發士兵,都要從這裏抽調人口。”

    “禁衛軍的製度有很多好處,對帝國足夠的忠誠,軍紀也要比邊軍要好,戰鬥力更加的強大,所以漢武帝對匈奴的作戰,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李炎點點頭,大唐戰鬥最強的軍隊,也曾經是兩京和京畿道的府兵,南北衙的禁兵也曾經是大唐對外征戰的主力。

    但是到了武周朝時期,府兵製度破壞,大唐內重外輕的禁衛軍製度也逐步瓦解。

    等到安史之亂的時候,近衛軍的都沒有和安祿山叛軍戰鬥的勇氣,必須要調集邊鎮的軍隊才能平叛。

    方國壽話鋒一轉說道:“但是使用禁衛軍作戰也有一個缺點,這些禁衛軍都是京師附近的百姓,長期作戰必然思鄉心切,武帝時期的長期對外作戰,也讓百姓承擔了極其嚴重的負擔,也對帝國的財政產生了巨大的負擔。”

    李炎點點頭,養兵是很貴的,但是和打仗比起來,養兵這點錢又不算什麽。

    士兵出征在外,戰馬需要補充,武器需要維修,人需要吃飯,馬需要吃草,而將這些物資送到前線,更是需要花費無數的人力。

    在這個後勤保證沒有摩托車汽車的年代,民夫的數量兩倍於正規軍,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