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6章 想要留學的金山王(2/3)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5936更新時間:2022-09-25 21:40:35

    葛邏祿各部的族長都派遣自己的子弟,前往沙州的專門學校學習大唐文化。

    葛邏祿本就和大唐關係親密,以前也派遣遣唐使入西京國子監學習過。

    族內貴族精通漢文的也不少。

    不過這樣大規模的派遣留學生還是第一次。

    可是最離譜的是,謀落伊勒可汗這個新任可汗也吵著要去沙州留學。

    方國壽最後一調查,謀落伊勒可汗非要去沙州留學,都是被帖木兒這個家夥蠱惑的!

    方國壽今天在離任之前,就是勸說謀落伊勒可汗放棄去留學的想法。

    按理說謀落伊勒可汗這麽一個仰慕漢化的葛邏祿可汗,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

    在方國壽的建議下,謀落伊勒可汗改名為金山國,也將可汗的尊位換成了金山王。

    除此之外,謀落伊勒開始按照漢人官製進行改革,又接受了方國壽的建議,在葛邏祿地區推行佛教。

    大量在隴右地區被打壓的僧人進入草原。

    不過方國壽也不是隨意讓這些和尚傳教,而是在金山城外設立了一座佛學院。

    所有需要在葛邏祿傳教的僧侶,必須要在佛學院學習。

    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以參加佛學院的考試,隻有通過考試授予僧人度牒的,才能在草原上傳教。

    如果沒有僧人度牒的,在草原上傳教的都是非法的,一旦發現立刻押送葛邏祿事務司。

    佛學院中,需要進行係統的教育,就算是畢業之後,還要每隔三個月返回佛學院參加考試,才能繼續在草原上傳教。

    這一套僧人度牒製度,牢牢的將傳教僧人掌握在手裏。

    方國壽另外一項舉措,就是大力發展對金山國的貿易。

    如今的北庭都護府城外,也已經建立了一座巨大的貿易集市。

    以前在葛邏祿地區昂貴的食鹽和茶葉都大量湧入,價格也迅速下跌,變成了普通牧民都能接受的價格。

    布匹、油燈、絲綢等一些貴重的用品,也在迅速的進入葛邏祿貴族的家裏。

    方國壽並沒有采用對回鶻那種蠶食的辦法,而是直接開始了大規模的傾銷。

    反正這些東西葛邏祿人都不能造,大量廉價的商品幾乎迷昏了所有葛邏祿人。

    他們積攢的財富大量都流入了大唐商人的腰包中。

    這時候謀落伊勒可汗才發現,自己都變成窮鬼了。

    不過方國壽也不是要用貿易擊垮葛邏祿人,緊接著大唐的商人湧入草原,開始和草原上的牧場主建立長期合作。

    按照方國壽的設想,葛邏祿可以成為大唐商品的傾銷地,而葛邏祿人要向大唐提供戰馬、牛羊和羊毛。

    另外一門新的產業,也有在葛邏祿地區興起。

    都督府鹽鐵稅局下的勘探司玩家們,瘋狂的湧入了葛邏祿地區。

    葛邏祿發源的金山,就是如今中亞的阿爾泰山。

    這裏是中、俄和哈薩克斯坦的交界處。

    而阿爾泰山,當之無愧是一座金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