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3章 渤海、新羅和日本(2/3)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5894更新時間:2022-09-25 21:41:38

    “總體來說,現在的渤海國王是個明智的家夥,是可以爭取的盟友。”

    渤海國是大迂回戰略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果所有的糧草都要從河西轉運,那麽這場仗的後勤補給就太長了。

    所以按照參謀處的法方案,遠征軍必要得到渤海國和遼東各部落的支持,能夠直接在遼東地區補給糧草。

    海東盛國渤海國,就成了隴右需要極力爭取的對象。

    段文昌問道:“這渤海國真的這麽富庶嗎?”

    方國壽點頭說道:“根據曆史文獻的記載,如今北方地區溫暖,可以發展農業,而渤海國的富庶,還在於貿易。”

    “貿易?”

    方國壽點頭說道:“如今北方天氣是很溫暖的,渤海國最南部的南海府港口是不凍港,就是北方的海參崴一年也有六個月能通航。”

    “渤海國是通過東北亞貿易繁榮的,是整個東北亞貿易最重要的環節。”

    段文昌問道:“東北亞貿易?”

    方國壽說道:“主要是對日本和對新羅的貿易。”

    “從大唐建立以來,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其實都是從北方進入中原的。”

    “早期的遣唐使,都是從福岡縣出發,然後抵達朝鮮半島的南岸後,沿著朝鮮半島西岸乘船北上,再沿著遼東半島西行,跨過渤海在山東半島登陸,再從陸路抵達長安。”

    “其實這是一條相當安全的方案,所以早期日本遣唐使都能夠非常安全的抵達大唐,唐初大唐也會派遣官員送別日本遣唐使。”

    “另外一條路線是就是南路了,從九州南下,經過一係列的群島進入江南或者更遠的海南,然後再想辦法進入長安。”

    “這條路可就要危險多了,以現在的造船技術,往往十艘船出發隻能有一艘抵達中原。”

    “這時候開始,大唐就不再派軍隊護送日本遣唐使返回日本了。”

    段文昌疑惑的問道:“既然北路更加安全,為什麽不走北路?”

    方國壽歎息一聲說道:“從太宗年以後,大唐北方一直都很不安寧,安史之亂之後北方又進入了藩鎮割據階段,鮮卑、契丹、奚、高句麗各民族在北方廝殺,北路就斷絕了。”

    “這後麵的遣唐使,都要冒著很大的危險從南路前往大唐,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才能抵達中原。”

    “以至於到了唐玄宗時期,大唐官方已經不支持日本再派遣遣唐使了。”

    “由此可見,如今東北亞的商路,還是要依靠北方航線。”

    “渤海國的興盛,其實就是做了大唐、日本和新羅的三角貿易。”

    段文昌頗為好奇的問道:;“什麽三角貿易?”

    方國壽說道:“日本和新羅都是非常需要大唐商品的,渤海國的大船沿著海岸線南下青州或者揚州,大唐的商品用海路運輸到日本。也就是靠著東北亞的海洋貿易,渤海國才發展成海東盛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