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4章 購糧(2/3)

作者:肥鳥先行字數:6250更新時間:2022-09-25 21:41:40

    這種情況,渤海國能夠買到的貨物自然大大減少。

    沒有大唐的貨物,渤海國的貿易就玩不轉了,遷都之後幾個重要的碼頭也迅速的冷清了下來。

    這也讓大欽茂非常的頭疼,要知道貿易可是渤海國的命脈。

    大欽茂精心建立的貿易係統,從大唐采購絲綢漆器珠寶奢侈品,運輸到日本換取日本的金子和糧食。

    再用日本的金子在新羅購買人參、東珠、貂皮和糧食,裝滿了貨物送到大唐的碼頭去販賣。

    不過渤海國的最大宗貿易,還是糧食。

    要知道在開元天寶年間的江南道,因為絲綢價格的一路走高,導致原本是糧食主要產地的江南道地區,竟然要從渤海國進口糧食。

    大量百姓將農田改種為桑田,在家裏紡織成絲帛再送到市場購買口糧,換取其他生活用品。

    唐代的時候帛和絲都是可以直接當做貨幣使用的,而盛世的江南道就是帝國的鑄幣廠,大量的絲綢被製造出來,又被繁華的貿易所吸收,整個社會風氣都開始崇尚奢靡。

    江南道從糧食的主產地,變成了糧食的進口地。這也是大唐繁榮的海上貿易,才讓江南的百姓能夠低價買到糧食。

    可是現在江淮雖然沒有遭遇兵災,但是征兵徭役還是很多的。

    第五琦就任江淮轉運使,通過建立鹽院壟斷鹽業後,百姓的生活成本進一步上升。

    現在很多桑田都又重新改為了農田,這樣的亂世中糧食要比絲綢更有安全感。

    讓大欽茂發愁的,就是整個渤海國的立國之本受到了衝擊。

    如果沒有三角貿易,渤海國要如何發展呢?

    就在這個時候,內侍向大欽茂匯報:

    “國主,大唐建寧王使者求見。”

    建寧王?

    大欽茂是很關注大唐局勢的,不過一時之間他竟然麽想到建寧王是誰?

    一陣恍惚過後,大欽茂這才想起來,建寧王是如今大唐皇帝的次子,坐鎮隴右的大唐親王。

    建寧王的使者?

    建寧王是隴右都督,而大欽茂是渤海郡國的國主。

    隴右和渤海,一個帝國的西疆,一個是帝國的東陲,可以說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啊。

    可是建寧王畢竟是大唐的親王,大唐是天朝上國,大欽茂也不好擺架子不見。

    風塵仆仆的方國壽換上了大唐的官袍,自從月初進入東北後,方國壽一行人馬不停蹄向渤海國都奔來。

    他們順路去了鬆漠都護府,卻發現契丹八部早就已經遠遁,聯絡契丹進攻安祿山的計劃是沒戲了。

    這一路上方國壽更是感覺到了北方三鎮的強大。

    偽燕後方已經空虛到這個地步了,這些北方胡人依然是聞風喪膽。

    像是鬆漠都護府的契丹八部,被偽燕掃蕩了幾次之後,嚇得一路跑回了興安嶺中。

    這一路上向北逃亡的部落更是不計其數,讓段文昌好一陣感慨。

    “不愧是盛世大唐啊!”

    方國壽則淡淡的說道:“中晚唐河東邊鎮經常叛亂,還經常會被朝廷攻打,但是依然能夠穩穩的壓住北方的胡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