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5章 諸葛亮的遷都策(1/2)

作者:東一方字數:4948更新時間:2022-09-27 11:04:54

    五經館內,夜幕籠罩。

    入夜後的五經館,多了一絲寒意,許多士子已經早早休息。

    五經館的西北角,藏書樓。

    一樓大廳角落,一盞油燈搖曳,驅散了黑暗,散發著昏黃的光芒。

    案桌旁,一個豐神俊朗的青年,正在伏案疾書。

    青年赫然是諸葛亮。

    他在五經館讀書大半年,早就融入了五經館。現在的諸葛亮,已經是五經館的士人之首。

    他的性格平易近人,和五經館士人打成一片,得到無數士人的擁戴;他能力出眾,卻不鋒芒畢露,早就收斂了昔日來擺擂台的鋒芒。

    關鍵是諸葛亮很努力,學識淵博,又還是鄭玄的關門弟子。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諸葛亮在五經館卓爾不群,成了五經館士子之首。

    諸葛亮在藏書樓內讀書,已經是習慣。

    曾經的諸葛家,也是琅琊國的大族,家中也有諸多的藏書,所以年紀不大的諸葛亮,早早就讀書啟蒙,學識豐富。可是諸葛家的藏書,和五經館的藏書樓相比較,是螢火之光和皓月的區別。

    五經館的藏書,是陸玄全力支持的,搜集了各大家族的孤本,搜集了市麵上的諸多書籍,然後雕版印刷,印製了諸多的線裝書放在藏書樓中,供五經館的士子借閱。

    這樣的一個環境,給了諸葛亮一片知識的海洋,他不斷的汲取知識,增強自身的學識積累。

    諸葛亮雖然在五經館內,隻有大半年的讀書,可是有鄭玄的教導,還有龐德公、司馬徽、管寧這些大儒的指點,諸葛亮早就脫胎換骨。

    書院的所有大儒,都欣賞諸葛亮,沒有一個不讚賞的。

    這就是諸葛亮的能耐。

    即便諸葛亮的身份和地位不一樣,依舊踏實勤勉的讀書,每天晚上到了深夜都還在藏書樓,他從來都是最後一個離開藏書樓的。

    諸葛亮正在做的,是找尋資料,查詢南方的水脈資料,了解南方的水係,進一步論斷吳國的帝都應該在哪裏?

    這是他的一篇策論。

    如今的舒縣,諸葛亮是不認可的。

    舒縣雖然是政治中心,看起來繁華,可是舒縣有太多的掣肘,也有太多的不方便。

    在諸葛亮奮筆疾書,時不時又停下來翻看資料的時候,時間匆匆溜走。

    忽然。一陣腳步聲傳來。

    鄭玄走到諸葛亮的身邊,柔聲道:“孔明,亥時快結束,已經快臨近子時。這個點,無數的士子都已經休息,你還在點燈熬夜。”

    諸葛亮看到鄭玄來了,連忙起身道:“老師。”

    “收拾一下,走吧。”

    鄭玄吩咐一聲。

    諸葛亮把書本放回書架上,拿起自己的書冊,走到門口,向看守藏書樓的人躬身道謝,就跟著鄭玄走出了藏書樓,沿著五經館的林間小道走路。

    鄭玄微笑道:“老夫看你每次離開,都會向看守藏書樓的人道謝,為什麽呢?”

    諸葛亮神色平靜,不急不緩道:“回稟老師,一方麵,是我給人添麻煩了。如果沒有我,看守藏書樓的人可以早些回家休息,因為我的存在,耽擱了他很多的時間。”

    “另一方麵,與人為善,也是與己方便。”

    “雖然對方隻是看守藏書樓的人,可是對我來說,很不起眼的一點謝意,卻能換來人家的善意和理解,我做事情就不會有阻礙。”

    “天下事,必然從小事做起,從容易的事情做起。”

    諸葛亮神色嚴肅,慎重道:“連最基本的小事,比如藏書樓這樣的人際關係都處理不好,妄想做大事,那就更難了。一旦遇到大事,到更大的層麵,就不僅是做事的能力,還有做人的能力,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