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4章 逼張昭表態(1/2)

作者:東一方字數:4764更新時間:2022-09-27 11:04:58

    諸葛亮神色自信,緩緩道:“之所以說當務之急是遷都,原因有三點。”

    “第一,舒縣的防禦不足。”

    “舒縣地處長江以北,連最基本的長江防線都沒有,周邊隻有些小河流。這些小河,無法阻斷大規模的戰事,也無法阻斷大軍的進攻。”

    “毫不客氣的說,長江南方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比舒縣更合適。隻要是在長江以南,至少具備了長江天險的,足以阻斷一切。”

    “之所以定在舒縣,是因為吳王一開始立足舒縣,才使得舒縣很關鍵。”

    “實際上,這地方不合適,”

    諸葛亮眼神粲然,高聲道:“前秦立足關中,定都鹹陽,有崤函之固。西漢定都長安,有潼關、散關、蕭關和武關四大關隘。”

    “到本朝定都洛陽,也有武關和虎牢之險。”

    “所以在下認為,帝都的選擇,首先必須足夠的安全,帝都定在北方,要有關隘保護。”

    “舒縣什麽都沒有。”

    諸葛亮舉止投足,自信從容。

    他為此準備了很久,而且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他也查過很多的資料,他早已經成竹在胸。

    沒有足夠的準備,他不可能提出遷都的建議。

    陸玄看諸葛亮的眼神,毫不掩飾的露出欣賞神色,遷都很關鍵。對陸玄來說,防禦是其次,因為他的實力,還沒有人能打到他的腹地舒縣來。

    可是,定都還有更多的原因。

    陸玄期待道:“第二個原因呢?”

    張昭、鄭玄等人,又看向諸葛亮,眼神更是嚴肅。遷都策論的每一點,都不能出錯。而且諸葛亮大庭廣眾下的言論,一旦出了任何的紕漏,消息傳出去,必然遭到群起而攻之。

    原本遷都,就會牽扯到無數人的利益。所以第一個提出遷都的人,會遭到各個方麵的攻訐。

    這不能出半點錯誤。

    諸葛亮繼續說道:“回稟吳王,第二是物資的消耗。我遍查史書,發現不論是鹹陽,亦或是洛陽和長安,隨著王朝的發展,城池在擴張,周邊可用的土地在減少。”

    “即便還有一些土地,也多是皇家園林,多是權貴掌握的土地。”

    “普通官員和百姓,少有土地。”

    “偏偏王朝的帝都作為舉國中心,必然是一個奢靡繁華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要承擔皇室的巨大開銷,要負擔起龐大的朝廷機構的運轉,而且還要讓這些無數權貴能在帝都生活。”

    “帝都重地,不可能是普通百姓耕種的地區,他們把握不住。普通人拿了帝都的土地,就是三歲孩童抱著金磚走在鬧市,人人覬覦。”

    諸葛亮麵對著陸玄,說著自己的分析。

    這是他準備的策論。

    在五經館中,他一直在準備,今日終於詳細的闡述出來。

    諸葛亮略微有些激動,聲音稍稍拔高,說道:“所以我認為王朝的中心,靠周邊土地無法供應。王朝越興盛,就越是如此。”

    “光武皇帝再造大漢,為什麽不選擇長安,而是定都洛陽,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帝都的消耗會越來越大。”

    “當時的赤眉軍,禍亂了長安,使得關中沃土荒廢,關中一片貧瘠,支撐不起物流的消耗,隨著關中水路改道,長安也沒了水路運輸的優勢。”

    “洛陽,反倒是水路轉運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