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六章 效仿文聖七十二賢(2/2)

作者:愛喝闊落字數:4036更新時間:2022-05-14 07:37:12

    取出一支毛筆,剛要落墨寫下這段日子從李青那裏傳來的學問、道理,突然想到他並沒有給這本巨著想好一個書名。

    放下毛筆,王琰道:

    “書名必須慎之又慎,不能輕易取一書名,玷汙先生之學問道理。”

    他坐在桌案前,苦思冥想許久,終究還是沒能想出來一個恰當的、合適的書名。

    “書名之事,暫且放在一旁。我先將先生所言道理記錄下來,日後再請先生親自取名。”

    王琰重新提筆,以殿試文體,一筆一劃極其認真仔細的寫著:

    王琰見李子。王琰曰:“吾自幼讀聖賢書,已十五年矣。今多有迷惘,恐悖聖道,望夫子解惑。”

    李子曰:“吾有一言相贈,知行合一致良知。”

    李子問曰:“汝可知其真意?”

    王琰對曰:“朱子曾言,知先後行。”

    李子曰:“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知行本為一體。”

    王琰曰:“何謂知行合一?”

    李子曰:“知為行之始,行乃知之成。汝此前迷惘,源於知而不行。”

    王琰曰:“何謂致良知?”

    李子曰:“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摒棄不善之念,胸中不存一念不善。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王琰聞之,豁然開朗。

    李子曰:“孺子可教也”

    開篇寫完,王琰一遍不滿意,便一遍遍修改。

    一篇知行合一致良知,僅兩百餘字,他足足寫了兩個時辰之久,並樂在其中。

    終於,最後改到滿意為止,王琰才小心翼翼的吹幹墨跡,視若珍寶的將其收了起來。

    一篇寫完,王琰越加迫切,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第二篇。

    “老師的學問,以知行合一為根,以義為基。第二篇當寫義!”

    閉目凝神半晌,王琰在腦海中打好了腹稿,才緩緩落筆。

    李子衣錦還鄉,驚聞好友蒙冤入獄,遂問同窗。

    同窗曰:“賊子勢大,隻手遮天不可抗。”

    李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

    同窗又曰:“為前途計,勿往。”

    李子對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孔曰成仁,李曰取義。

    為其義盡,所以仁至。

    王琰落筆如飛,隨著他不斷書寫,自身對義的感悟也原來越深。

    “呼~”

    王琰輕輕的呼出一口濁氣。

    看著手中這兩篇整理出來的李青言論,感到無比滿足。

    “古有七十二賢編撰論語,今後學末進王琰效仿之。”

    “先生之言論,需傳播天下,讓世人皆知先生之學問之道理。我王家在大周各地亦有些書鋪,如今可直接利用起來。”

    “不夠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散值之後,立刻回府請祖父和父親攜禮登門拜師!”

    ——

    ——

    PS:兄弟萌,求月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