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二章騷操作(3/3)

作者:瘋子C字數:6574更新時間:2022-05-15 07:20:28

    也是在這次報告會和講座,劉一辰第一次接觸到了世界七大數學猜想,這七大數學猜想分別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托可方程、BSD猜想。

    這七大‘世界難題’都被認為是對數學擁有極大的研究意義,而讓它們為世界所熟知的還是因為美利堅克雷數學研究所將他們選定為七個‘千年大獎問題’,決定建立七百萬美元的大獎基因,每個‘千年大獎問題’的解決都可獲得百萬美元的獎勵。

    說到底,利益動人心,數學研究工作者也是人,難免會受到金錢的趨勢,主動或者被動投入七大數學難題的研究當中。當然,能夠被確立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這七個數學難題自然難度是極大的,沒有那麽容易解決,將近十年來,也就一個佩雷爾曼證明了龐加萊猜想,而且龐加萊猜想的證明,數學界用了三四年的研究論文、解讀論文,爭論不休,最終才達成共識。

    “這數學猜想......倒是有意思!”劉一辰暗自嘀咕著。

    數學猜想,是數學研究源泉。

    提出一個數學猜想極為容易,要證明猜想卻很困難。

    數學猜想千千萬萬,有些是具備研究價值的,有些則是不具備任何價值。而有些數學猜想的價值則是非常大,給出了新的數學研究方向。

    比如現在被佩雷爾曼證明的‘龐加萊猜想’,是一個拓撲學中帶有基本意義的命題,有助於人類更好地研究三維空間,其帶來的結果將會加深人們對流形性質的認識。

    而要知道,這龐加萊猜想從1904年被法蘭西數學家亨利·龐加萊,到被佩雷爾曼證明,前後經曆了百年。而這百年時間,無數數學家前赴後繼地投身在龐加萊猜想研究上麵,其中不泛一些著名的數學家,比如懷特海、賓、哈肯、莫伊澤、帕帕奇拉克普羅斯。

    劉一辰去了解龐加萊猜想,看到了懷特海就是在研究龐加萊猜想的時候發現三維流形的一些有趣的特例,這些特例被稱為懷特海流形。還有斯梅爾在上世紀60年代初想到一個天才的主意:如果三維的龐加萊猜想難以解決,高維的會不會容易些?結果就是斯梅爾在那個夏天的一個非線性振動會議上,他公布了自己對龐加萊猜想的五維空間和五維以上的證明,立時引起轟動,而斯梅爾也由此獲得1966年菲爾茲獎。

    1983年,美利堅數學家弗裏德曼將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又向前推動了一步,他證出了思維空間中的龐加萊猜想,並因此獲得菲爾茲獎。也是這一年,瑟斯頓引入了幾何結構的方法對三維流行進行切割,因此對研究三維龐加萊猜想有了推動性作用,這項成果也讓他獲得了1983年的菲爾茲獎。

    從中,劉一辰看到了,一個有高價值的研究的數學猜想,它的價值不僅僅體現於最後數學猜想的證明,也體現在證明過程中,誕生的新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工具,這同樣也促進了數學的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