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九章學術報告會(3/3)

作者:瘋子C字數:6398更新時間:2022-06-05 07:23:09

    他們都沒有想到,劉一辰說的並非是開玩笑,好像是真的。

    要知道,數學發展到現在,已經變得非常複雜了,每一個領域都非常的高深,和一百年前、二百年前的數學是兩碼事,也正是如此,現在大家稱數學為現代數學。

    每一場學術報告會,大家都是提前打印了論文,看了好幾遍好好研究一番,聽學術報告會更多的是聽那些自己沒搞明白的論文地方,而不是一整篇論文。

    現在倒好,劉一辰要用25分鍾作‘冰雹猜想’證明,結果他們都沒有論文可看,沒有論文看這單單看那些寫在黑板上的算式以及劉一辰的講解,誰聽得懂呢?

    別說是參加此次學術報告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就是那些知名的教授,除非是研究過‘冰雹猜想’,在這方麵有很高的造詣,不然的話誰都聽不懂。

    這就是現在數學,同樣都是學數學的,結果隻是講的話,很多人是聽不懂的。

    所以也是正是如此,數學家在一個數學領域造詣達到一定高的程度,幾乎就代表著權威,代表著學術地位。

    不過幾分鍾,坐在最後兩排的學生模樣的人,已經是收拾了東西悄悄退場了,沒辦法,實在是聽不懂。

    既然聽不懂,他們更願意到其他會場旁聽或者與外麵攤位的學者進行交流,這樣才不浪費時間。

    至於那些坐在前麵的數學大牛們,倒是沒有人起身,臉上也沒有任何變化,他們參加的學術會議不是一次兩次,各種情況都會遇到過,而且他們其實不是關注報告者本身,而是關注的是報告者拿出來的成果。

    隻是劉一辰前麵所寫的,他們都曾經試過,心中有數,所以並沒有人有其他表情。

    可是當劉一辰寫到第三塊黑板的時候,隨著一行算式寫出來的時候,許多人紛紛坐直了身體,露出了感興趣之色,很顯然以前他們有研究‘冰雹猜想’的,都是被困在這裏。

    證明數學猜想,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山峰關卡擋住研究者,而隻要沒有攻占山峰、關卡,是到不了下一步的。而隻要沒能完全證明一個數學猜想,那麽就是沒能給這個數學猜想大樓封頂。

    這也是為什麽,哥德巴赫猜想從1742年提出之後,至今兩個半世紀,這麽長時間裏,也有人作出不錯的成果,比如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9’,1924年德意誌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7’,1932年不列顛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6’,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4’,1956年華夏的王元證明了‘3 4’、‘3 3’、‘2 3’,以及1966年陳景閏證明了‘1 2’,哪怕陳景閏證明了‘1 2’距離完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隻有一步之遙。

    可是這一步之遙代表著卻是沒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陳景閏用了30年時間也未能完成這一偉業。而世界數學界用了40年依舊也沒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作出超越陳景閏‘1 2’的成果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