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四章 鄒王(1/2)

作者:Loeva字數:4822更新時間:2022-06-01 21:10:00

    李儷君有些吃驚。

    老鄒王可不是一般的宗室。他算是如今宗室裏輩份最高的一位長者,今年都七十五了,真真是古稀老人。

    老鄒王論血緣乃是太宗之後,與隋王府的關係已經挺遠的了。可他跟陳氏有點關係。準確地說,他是跟陳氏的父親陳翁有很深的交情。當年陳氏雖是吳興陳氏之女,卻出自旁支,父親又被人譏諷是行商之人,她卻還能嫁進隋王府做嗣王妃,就是老鄒王這位宗室長輩親自做的媒。

    陳翁的父親,也就是李儷君的曾外祖,在老鄒王的父王府中做記事參軍,是從六品上的官職。

    那時正值武後當權,宗室諸王不服,發生了叛亂,平亂後許多宗室都遭到了誅殺,各家年幼的子弟則被流放到偏遠之地,很多人都受不了那個苦,在途中夭折了。老鄒王的父兄就是被誅殺的一員,他本人因為年紀小,逃過了死劫,卻無法避免被流放嶺南的命運。

    陳氏曾外祖雖是王府屬官,卻早早察覺到不對勁,尋借口辭了官,事後雖然被牽連貶斥,卻保住了性命。然而他曾經受過老鄒王的恩惠,聽聞對方被流放嶺南,便決定要跟過去照應。

    他的決定受到了家族與妻子的反對,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為此不惜與妻子和離。妻子氣得把年幼的兒子丟給他,自己帶著嫁妝回了娘家。陳氏曾外祖也不在意,就這麽變賣了家資,帶著兒子與兩名老仆,駕著一輛馬車,南下而去。

    他果然追上了老鄒王,一路照顧其飲食醫藥,才讓老鄒王幾次生病都平安度過。到了流放地後,同在那裏的其他幾位宗室子弟,也得到陳家曾外祖的援手,勉強保住性命,生活也得以溫飽。

    老鄒王等人在嶺南待了十七年,陳家曾外祖從沒離開過,還在第十五年時病逝於當地。臨終前,他給兒子陳翁求娶了當地大族之女為妻。在他死後,陳翁靠著嶽家,以妻子的嫁妝為本錢,做起了買賣,繼續賺得錢財供養老鄒王等宗室安穩生活。

    托陳家父子的福,在中宗皇帝下旨赦免並召回昔日落難的宗室子弟時,從嶺南平安返京的人足有七八個之多。雖然他們當中少有象老鄒王一般長壽之人,但好歹他們沒有死在異鄉。

    陳翁自然也跟著一眾宗室回到了長安城,還獲得了中宗的封賞。隻是隨後朝廷局勢又有動蕩,陳翁見狀不妙,便借口妻子水土不服,告別了老鄒王等人,帶著妻兒返回吳興老家去了。

    族人本來還想借他的門路,在京中謀官職的,見狀又有不滿。可他並不在意,隻圍著妻兒過自己的小日子。有族人要進京謀官,他也願意寫薦書,但反對族人們為了自家名利,便把老鄒王等幾位受苦多年的宗室又卷入朝政風波中去。族人對他多有怨言,可老鄒王等人卻十分感動於他的情誼。

    所以,後來陳翁為了被害的生意夥伴進京,又在京城落戶安家,開店開作坊,幾位宗室都曾大力相助。除老鄒王外,其餘幾人陸陸續續去世,可他們的子孫記著先人囑咐,對陳翁也頗為客氣。

    陳翁妻子早逝,自己身體也不大好,兒子相繼夭折,膝下隻剩一女,卻有萬貫家財。他擔心自己死後,族人會搶奪他的家產,苛待他的女兒,便決心要為女兒說一門可靠的婚事。老鄒王索性替他說了一門宗室婚。雖說是繼室,可也是正房嫡妻。即使陳氏不得李玳寵愛,隻要有封號在身,她這輩子都能安安穩穩,陳家族人更不敢有所冒犯了。

    至於陳氏會被小楊氏謀害而死,那完全不在老鄒王的預料之內。陳翁去世的時候,對於女兒的將來,還算是放心的,萬萬想不到會有後來的變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