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家(1/2)

作者:Loeva字數:4966更新時間:2022-09-23 23:33:22

    有了再次置產的念頭,李儷君就索性把周邊地區都逛了一圈,連鄠縣縣城都去瞧了。

    畢竟老廟離縣城其實也不算遠,對於她這樣的修行者來說,抬腳就到了,還是很方便的。

    然而鄠縣縣城的城牆挺高,衛兵巡邏還挺盡責。李儷君在縣衙附近的街上找了家小食攤吃了一碗麥粥,打聽得本縣縣尉曾經是王忠嗣大將軍麾下的武將,因為王大將軍被貶一事,受了連累,才輾轉來到這裏做個小縣尉。他本身有才幹,治軍的能力也很不錯,手下又帶著幾個精英,親家還是本縣的大戶,又跟縣令處得挺好。他人脈、才幹、下屬樣樣不缺,把全縣宵小都清掃一空,本縣百姓都很安心。

    於是李儷君就打消了在縣城裏買宅子的念頭。畢竟她要是住在縣城裏,夜間出行就得翻城牆了。這縣尉手下的兵巡邏得密,萬一撞上怎麽辦?就算她有信心能脫身,也沒必要去冒險。

    她挑中了幾個縣城外圍環境不錯的地段,記下了地址,便開始折返。

    終南山其實離這裏並不遠。她抬頭就能看到重重山嶺的景致。就連當初李溫齊沾染了她的熏香後,帶著陳氏去了地府,又折返終南山時留下的痕跡,也依舊清清楚楚地留在空中,隻有她這個熏香的製作者能看見。

    她看著那痕跡消失的山間,暗暗告訴自己,早晚有一日,她會報了當日的仇!

    李儷君掉轉方向,返回三原。這一路上,她隻在周圍沒什麽人的時候才會用遁法急奔,經過行人多的地區就老老實實靠兩條腿走路。關中地區本就人煙繁茂,她其實是走路的時間更多些。不過不要緊,這一路走過去,她也能更直觀地看清楚,這場忽如其來的旱情對百姓造成了什麽樣的影響。

    眼下已是三月下旬,仲春時節,離夏天雖然還有一段日子,但天氣已經暖和了許多。一般人都沒覺得這忽然暴曬的太陽是不正常的,頂多就是嘀咕幾句,說今年的夏天為何來得這樣早。氣候真正出現異常,嚴格說起來還不足七天。降雨沒有了,但河水還在流淌,頂多就是水位稍稍下降了些,倒也不至於造成什麽用水短缺。農人們忙著運河水去澆地救莊稼,罵一句賊老天,可大部分的人都不覺得,這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旱災。

    李儷君一路走過去,看到鄉間的婦人還會帶著小媳婦去趕集或去廟裏上香,念叨著今年家裏要添置什麽東西,也看到讀書人結伴前往長安,互相爭論著朝廷為了幾日的旱情就決定停封華嶽廟,是不是有點過分?聖人其實已經幾次拒絕朝臣請封華山了,今年好不容易決定了要在年底詔封,結果如今忽然又變卦,到底是怎麽回事?

    那幾個讀書人有的認為,聖人出爾反爾,對華嶽不敬,隻怕上天會越發震怒了;有的則認為,關中既然有災情,連華嶽也不例外,停封也是避免勞民傷財,是聖人體恤百姓;還有人覺得,聖人不可能會做出爾反爾的事,會出現這樣的變故,定是奸臣進了讒言!至於這奸臣是誰?無論是李相還是新貴楊釗,都很不受待見,不過相對來說,後者更叫讀書人瞧不起,因為他是個外戚。

    這幾個讀書人爭論不休,還說著“如果我做了宰相會如何如何”的話題,李儷君默默在旁邊走了過去,沒有再多聽了。

    讀書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大道上高聲討論國家政事,他們就不怕叫人聽見嗎?無論是李林甫還是楊釗,都不是什麽寬容大度的君子,叫他們知道有讀書人非議自己,還能饒得了他們?就不能在自個兒家裏或是更私密一點的地方討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