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六章 工序(1/2)

作者:Loeva字數:4996更新時間:2022-11-29 21:58:23

    李儷君聽了長兄李儉讓轉述祖父的話,心中不為所動。

    在煉氣大圓滿前,她都不想回長安去。如果可以,她甚至想要在築基之後再搬回王府。不過,到時候她在家裏也不可能長住的,早晚要借著修道的名義搬出來,否則行動太受束縛了,不得自由。

    當然,她不可能跟李儉讓說實話,隻能換一個理由:“我回去做什麽?裴王妃懷孕是好事,但她如今平安生下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不必急著召我回去,在外人麵前演一出母慈女孝的戲碼。我既非她親生,回去與她住在一個府裏,天天晨昏定省的,她真的能放心?雖說我不可能對她和她的孩子做什麽,但不想看到她平安產子的人多了去了,萬一誰冒險下了黑手,事後卻把罪責推到我身上,那我豈不是太冤枉了?我寧可躲遠一些,等到她平安生產了,再考慮回去的事吧。”x33xs.

    李儉讓啞然。那所謂不想看到裴王妃平安產子的人裏,定然少不了他的外祖母楊老夫人,胞妹李俶君與庶妹李妍君也會有同樣的想法。至於四弟李溫良,他還是個孩子呢。李儉讓甚至不敢為自己身邊的侍從打包票,因為他身邊的近侍裏,大部分的人都與楊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蒼娘子,她就是他生母大楊氏從楊家帶進隋王府的陪嫁侍女,父母親人還在楊家執役呢。

    這些事,隋王心裏十分清楚。因此,他隻讓長孫去勸小孫女李儷君搬回王府,卻沒提大孫女李俶君和庶出的李妍君與李溫良,仍舊讓他們在終南山的莊子上待著,免得他們鋌而走險,傷害到裴王妃與她肚子裏的孩子。

    不過隋王相信李儷君不會做這種事。陳氏隻有她一個女兒,她沒有同胞兄弟,也沒跟哪個兄弟特別親近,與長兄李儉讓也隻是稍稍來往多一些罷了。她沒理由敵視繼母生下的孩子,正好回隋王府去充當一個孝順的女兒,向外界證明隋王府內部仍舊是一團和氣。

    李儷君卻不打算做工具人。她一副怕被人甩鍋的模樣,李儉讓也不好再勸了。因為他自己都說不準,身邊的心腹們是否會對繼母裴王妃不利,然後嫁禍給小妹。作為楊家出身的奴婢們,他們不可能讓楊家女所生的孩子以及楊十六娘去背鍋的,而後院裏其他的妾室又太過身份低微,平日更沒機會接觸主母,連背鍋的資格都沒有。

    李儉讓低頭歎氣:“那……罷了,過再些日子,三叔就要再娶了,到時候你好歹回去住幾日。”

    李儷君依然有著充足的理由:“我總要守足二十七個月的母孝,才好出席那等喜慶場合的。就怕阿婆與三叔等不了,何必讓長輩來遷就我?我自會備好厚禮,恭賀三叔與林娘子喜結良緣。”

    李儉讓再次啞口無言了。竇王妃早與林國公府定好了吉日,那天距離李儷君出孝還有將近一個月的功夫呢。就算他把小妹勸回了王府,她身上有孝,也不可能出席喜宴,隻能留在自己的院子裏聽著外頭的禮樂聲。哪怕是婚禮過後,新婦拜見家中親眷,李儷君也是要回避的。那她回隋王府又有什麽意義呢?

    李儉讓終究還是沒有再勸李儷君了,就這麽陪著她,坐馬車來到新建好的後土廟前,扶著小妹下了車,進廟參觀。

    新廟的圖紙他早就看過了,如今見了實物,發現與圖上無異,比他想象的建得更快更好,心裏十分滿意。

    他看到了廟裏新立的石碑,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漢隸小字,竟然是一大篇四駢八驪的長文,十分驚訝:“小妹,你曾經在信中說過,要親筆寫文說明此廟所供奉的女神來曆,以及廟宇重建的緣由,這是你寫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