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六十三章 準備(1/2)

作者:Loeva字數:5020更新時間:2023-03-08 20:43:06

    李儷君看著自己麵前的賬簿與趙陳記的信物,眨了眨眼:“阿婆這是何意?”

    竇王妃放鬆地靠在長榻上,滿臉都是掩不住的疲倦:“沒有別的意思。年前趙陳記已經把去年最後一季的利潤送過來了,從今年第一季開始,你就讓手下的人不必再這麽做了吧。”

    李儷君翻了翻賬簿,隱約猜到幾分:“阿婆這是想未雨綢繆,擔心王府有事,會連我這份產業也一並賠進去?可方才嗣王妃不是說了,事情並不到那個地步嗎?虢國夫人收了重禮,已經鬆了口,而阿翁阿婆在宮中的時候,貴妃娘娘也命人傳過話來安撫了。”

    竇王妃歎道:“事情還未有定論,誰敢保證王府定會安然無恙呢?若是不趁著眼下你出家,順道帶走一批財物,日後再想做同樣的事,就沒有那麽好的借口了。聖人若真的要教訓隋王府,又豈會給我們留下後路?李家的子孫,從來都是能狠下心腸的,哪怕你從未得罪他也一樣。”

    除了趙陳記那份利潤以外,竇王妃還打算借口分給出家的孫女一份產業,再撥一批財帛出去,讓李儷君幫著保管。倘若隋王府這次無事,這批財帛就當作是給孫女的體己,隨她支配花銷。倘若隋王府有事,失去王爵,甚至要被貶斥到偏遠之地,那留在京中的家庭成員們,就不能指望還能繼續過富貴安逸的生活了。事先存在李儷君這裏的財帛,就是眾人的立身之階。好歹,也要讓大家在長安城裏衣食無憂,保有宗室的體麵才行。

    雖然竇王妃相信身家豐厚的小孫女李儷君即使出了家,也不會不管家裏人,肯定會自掏腰包供養所有人的。可憑什麽呢?他們這些長輩,若都要靠小輩養活,幾十年的臉麵可就丟盡了!

    她讓心腹給李儷君遞了一份清單:“這個你拿著。上頭有二百匹粗絹,二百匹細絹,二百匹綢緞,二百匹細葛,還有四車香料,兩車金銀銅錠與各色器皿。這些東西,我會在王府公賬上記明,是要用在你的新道觀上的。你把東西清點好收下,暫時不忙著動用。若有人來問,就說是家裏早就說好給你的東西,預備要用來裝飾道觀正殿的,還要給三清神像塑金身,但眼下不是好時機,因此暫時不動工。等事過境遷了,若王府裏太平無事,你再找工匠去行事就好。”

    竇王妃覺得,隻要隋王府沒出事,那給出去的這筆財帛,就由得李儷君自由支配了。她可以省一些,剩下的部分繼續留存,以防日後有需要。但在世人麵前,她必須要真的把道觀正殿裝飾得美輪美奐,證實隋王府支出去的這筆財帛並不是要私下轉移財產,蒙騙帝王。

    李儷君聽得挑眉,也不跟竇王妃推辭,就直接把東西都收下了:“阿婆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若真有人來往,我就說……要預備在觀中供奉一位十分了不起的神靈,因此阿翁阿婆又給我撥了一筆錢糧。就連修建新殿要用的工匠和材料,我也會命底下人準備好的,包管不會叫人挑出毛病來。”

    在自家的新道觀裏另立一個後殿,供奉後土娘娘,再設立法陣,把這個小殿與重建過的後土廟牽連起來,再設下一個傳送陣,其實也挺不錯的。雖說新道觀地下沒有靈脈,但用上聚靈陣,也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若她能在自家道觀裏叩拜後土娘娘,還能得到娘娘的回應,那豈不是隱秘安全得多?

    這個小後殿,原也耗費不大。它真正需要花心思的,並不在那些基礎建築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