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七章 暴雨(1/2)

作者:Loeva字數:5252更新時間:2023-05-10 15:57:31

    李儷君把商議結果寫成信件,給分遊觀與吳家島那邊分別發了信,就準備要離開興慶宮了。

    廣平王借口要送她,路上悄悄找她問起了李禗的事。

    相比於李儷君身世清晰,從小就在李亨與廣平王父子的眼皮子底下長大,李禗實在是太神秘了。雖說玄宗早年間就曾承認過他是宗室子弟,可沒人提過他具體出自哪一支。就連他的姓名,也看不出是哪個輩份的。李亨如今隻是因為相信皇父的囑咐,才確信李禗是宗室而已,對於他那種不把自己這個新君放在眼裏的態度,還是十分看不慣的。李亨確實有心想用李禗的家眷親友來拿捏他,然而先前說話太過直白,叫李禗看出來了。為了避免李禗在操縱玄宗震懾安祿山的時候,順道坑他一把,李亨就示意兒子來找李儷君打聽情報。

    所謂時光重溯的故事,在這些當事之人看來,大概是無法想象的。李儷君也不打算向他們透露。反正她與李禗曾經提到過的安史之亂,給新君父子的印象,更象是一種“仙人”的預知,是他們可以理解的。李儷君心知廣平王為什麽會來問自己關於李禗的事,想了想,便索性拿話忽悠過去。

    她告訴廣平王,別看李禗看起來年紀還不算很大,也就是五十來歲的光景,他實際上七十多將近八十歲了!正是因為修行多年,才有了駐顏之法。若他的修為再升一些,別說百歲了,兩百歲也是能活到的。

    從李禗的年紀倒回去算,他比玄宗年紀都要大些,差不多就是武周年間出身的。那時候的李唐宗室死了多少人?隻瞧老鄒王少年時的經曆,還有李儷君外祖父陳翁在嶺南曾經救濟過的宗室子弟數量,就知道不是小數目。那時候難道不是人人都覺得大唐要被武周取代了嗎?所以李禗總說起自己小時候見過血海屍山,宗室皇親都象牲畜一般被人斬殺,大唐都要衰亡了。

    李儷君道:“我聽別人說過,李禗被真仙觀收徒的時候年紀還小,親人全都被殺了,他親眼目睹了當時的情形,幾十年都忘不掉,因此最恨害得大唐衰敗的人。他對聖人和新君當然恭敬不到哪裏去。他是世外之人,又不曾向皇室俯首稱臣,看著如今宮裏的主人,未免挑剔些,心裏大約還記著武後殺親的仇吧?”

    廣平王頓時就明白了:“原來如此!李道長其實是長輩呀!如今這樣輩份的長輩,著實不多了……”他也不再覺得李禗對新君不敬是什麽奇怪的事了。不說李禗是個真正的仙人,哪怕是長安城的宗室圈子裏,也不是沒有輩份大的親王指著從前的太子數落的前例。他父親從前對著這些宗室長輩素來是畢恭畢敬的,如今對隋王等叔伯們也同樣客客氣氣。李禗覺得他跟自家人耍心眼了,罵兩句又如何?實在沒必要大驚小怪的。

    況且李禗道長也是在為新君好。若不是希望社稷安穩,新君能太太平平地登基為帝,這幾位宗室出身的仙人又何必辛苦奔波,還要往邊疆跑一趟,就是為了阻止大軍叛唐呢?既然李禗道長沒有不好的想法,做長輩的教訓幾句,晚輩聽著就是了。

    其實廣平王心裏也隱約覺得,自打皇祖父出事後,父親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登基為帝,接掌大權,卻不知為何,總愛用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來爭權奪利算計人。其實有什麽必要呢?隻要危機能順利解決,父親登基後,在皇位上安安穩穩坐上幾年,他想要的那些,就全都有了。

    皇祖父不能視事,李林甫已死,楊國忠身亡,朝中還有什麽人能威脅到新君?何須用小道治國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