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文成華蓋!(1/2)

作者:斯文客南宮恨字數:4532更新時間:2022-06-16 12:06:13

    入春的開梁城,輕風一吹便有無數的花香飄蕩。

    因為地下暗渠把生活汙水匯流排入遠處的大江,另外幾條人工小河環繞開梁城顯得格外的清澈。

    加上趙無憂早就意識到了環保和煉鐵的汙染,把那些專門劃分為工業區,也是為了保密考慮,除了一些不用太麻煩的加工,其餘的設備都落到了更遠的山區裏,更是讓開梁城顯得格外幹淨整潔。

    青磚壘城,第一次從其他地方進入到開梁城的人首先驚歎的不是這座大城厚重的曆史感,反而是一種嶄新的朝氣,令人驚歎。

    這也是得益於新皇對於工部改革後,不斷的於外城牆的修繕加固,否則光憑一些製造工匠,怎麽可能在貢院專開一門學科?

    對於客觀事物的研究,尤其是某些已經被打壓得不見天日的學說被翻出,更新,名為工科其實乃是集合了百家當中的農家,墨家,公輸家的學說,隻是他們更加重視言行合一罷了。

    這種畫皮重生之法,別說儒家了就連很多其他人也看得出來,偏生在趙無憂的彈壓下誰人都說不出一個不字。

    畢竟他們開設學科,可是有著實打實的功績,而且是落實於百姓當中去的,雖說這天下口舌被儒家把持,卻也並非所有儒家學脈都是排斥其他幾家的,有一些兼容並包,也並不是全都是打壓。

    加上這幾家人都已經改換了麵皮,也沒有重塑自家學說的意思,隻是在工科培養天子門生,儒家哪怕有人看不過眼又能怎麽樣?

    這才是有了之前一些儒家門生投入了工科門下的原因,潛力已經展露出來,趙無憂明擺著要發展扶持一個新的學說來和儒家打對台。

    不少有些賭性的人都選擇加入這一邊,也讓開梁城工科學子的聲勢赫然不下於儒家子弟,甚至整個城市的風貌精神也和大宋王朝的其他各地有所不同,展露出了革新的一麵。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

    當開梁城這個大宋中樞展現出了革新的麵貌之時,整個大宋的各大州城也紛紛開始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

    這也是為何初春時節,偏生這一次來參加春闈的考生大多數都極為年輕,甚至很多是新晉的舉人了。

    大宋開國之後,童生,秀才,舉人,進士,一級推一級的取士製度,意在網羅天下人才,雖然很多頂尖人物都被儒道佛三家給截胡了,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得到了不少俊才。

    五年一度春闈很好的控製了這些人的數量,讓後代有著足夠的利益和空隙給新的官僚們填補。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另外一點,利益是會熏製人心的東西,就算擔任官吏的時候清廉,退下來後不為父母官那就要為自己考慮了。

    不斷兼並的土地,盤恒在縣城的鄉紳勢力,這才是每個王朝身上難以剝離的毒瘤。

    而趙無憂對於工部的改革便是針對這一點,隻是如今卻還沒有誰人能夠看到這一點,唯有察覺到大宋百姓似乎日子好過起來了,但是根由是什麽,為什麽會好過起來,卻難以說明白。

    也不是沒有儒家的學脈察覺到這一點,開始到處遊曆查看,隻是一時間想要得出結論恐怕還遠遠不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