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白渡(1)(1/2)

作者:一玄字數:4608更新時間:2022-06-19 05:15:54

    《穹窿八部.古砦迷霧》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白渡(1)

    四人來到路邊的一塊裸露的山岩下,遠遠地看見“放生河”三個用朱漆填寫的石刻。這三個字,比較河邊筆法古樸的三個行書字,是更為靈動活潑的草書,特別是“生”字,如果不是連讀,基本上不能認識了。

    餘火炎道:“兩個妹子,你們看,這三個字寫得該是很有個性吧?我們經常在報刊雜誌上看到當今許多的所謂書法名家的字,和這三個字比較起來,那都算不上很高的水平了。我認為,這幾個字的功力僅次於河邊的三個字,即使不是李太白親自書寫,也應該是和李太白的水準相當的人書寫的。不然,怎麽敢在後麵落款青蓮李題……”

    焦集芳跑到最前麵,抓緊時間拍攝之後,驚呼道:“儀涵姐,餘老師說得不錯,落款上真的是寫的李青蓮題也!”

    李文龍笑道:“阿芳啊,看清楚看明白,不是李青蓮題,是青蓮李題。”

    王儀涵問:“李校長,這個‘李青蓮題’與‘青蓮李題’有什麽區別嗎?”

    李文龍道:“這個,書法的落款也沒有什麽特別的規定。不過,按照一般情況看,‘青蓮李題’是作者親自書寫得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李青蓮題’。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石刻版本的字,應該屬於真跡無疑。”

    焦集芳道:“既然這個是真跡,那河邊那三個字沒有落款,是贗品還是真跡呢?”

    李文龍道:“我對此研究了很久。也查閱了大量同期的書法作品,特別是唐宋以來的書法名家作品。單從書法藝術所達到的水準而言,放在唐宋以來任何一個時代,都屬於名家作品之序列,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唐代大詩人李白被後人譽為詩仙,因他的詩名太大,掩蓋了他的書法才華,其實他在書法方麵也很有成就的。為了研究李白的書法作品,我們尋找了各種古籍,最終在故宮博物院找到了被鑒定為真跡的李白的書法作品《上陽台帖》。”

    焦集芳道:“那上麵的字和這兒的字是一樣的嗎?”

    李文龍道:“不敢說是一樣的,但其風格確實有神似之處。《上陽台帖》是李白所書自詠四言詩。紙本,縱:28.5cm,橫:38.1cm。草書5行,共25字。全文是‘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引首清高宗弘曆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一行。後紙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餘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可見其真實性毋庸置疑了。”

    王儀涵道:“根據您的研究,李白的書法作品有什麽特色呢?”

    李文龍道:“我自己對於書法鑽研不深。我和夫人一起研究的,餘老師可能說得更精準一些。”

    餘火炎道:“我對於書法也隻是達到喜歡的層次,距離研究或者說欣賞都還有不小的差距。我根據有關資料,得出一些基本的結論供大家參考。據孟綮《本事詩》記載‘玄宗命白為宮中行樂詩,二人張朱絲闌於前,白取筆抒思,十篇立就。筆跡遒利,鳳峙龍拿。’其中得‘筆跡遒利,鳳峙龍拿’我認為就是李白書法的主要特點。根據這八個字,我們再看‘放生河’三個字,是不是完全符合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