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52 又在製造話題了(1/3)

作者:蚊子不怕蚊香字數:6122更新時間:2022-09-25 03:03:49

    接受這些專業媒體采訪都聊些啥?當然是聊些專業的問題。

    比如《大眾電影》主要跟宋魯聊的是商業電影,什麽是商業電影,如何做好商業電影,商業電影中的文藝內核怎麽表達等等。

    對於這些宋魯那是侃侃而談,畢竟他是現在中國商業電影的魁首,他是最有資格聊商業電影這個話題的。

    其中他就提到了一個對於商業電影的概念,按照模式來說當下最合適拍商業電影的其實是電影廠。

    因為電影廠的模式是真正的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模式,由廠領導牽頭作為製作發起人,文學編輯部生產劇本,再從導演室挑選合適的導演來執導,最後從演員部來選演員。

    然後下麵的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等這些都是工業模式的電影製作方式,這些電影生產方式其實跟好萊塢的電影大廠相比是一模一樣。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電影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其實中國的八十年代出了一批優秀的商業電影,不是僅在國內風糜,更是火出了國門的也不少。

    比如在七八十年代那個電影票兩毛錢一張的時代,票房上億的電影都有很多部,最具代表的有:

    《保密局的槍聲》、《廬山戀》、《神秘大佛》、《少林寺》、《牧馬人》、《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等等。

    事實證明我們的商業電影是成功的,隻是由於後來電視機對電影的衝擊,以及歐洲文藝電影的新浪潮、新現實主義以及作者電影等新思潮衝擊了整個電影圈,讓整個電影圈以藝術為準繩,以獲獎為準繩來拍電影了。

    麵對這股思潮,當時可是在電影圈引起了大量的爭論的,加上一批中國電影人獲得了國際大獎,就讓九十年代電影風向徹底的轉了向。

    而藝術電影、作者電影不需要電影廠的模式了。

    票房不振、電影人又都去拍文藝電影、電影廠自身負擔過重等等,麵對這一係列的衝擊,電影廠紛紛倒閉,商業電影也被拋棄。

    再過二十年,大家回頭一看我們的商業電影已死,然後又在呼籲我們要學習好萊塢拍商業電影。

    然後很多的人又在分析我們的商業電影出了什麽問題,我們的差距在哪。

    當年很多打倒商業電影的人是他們,現在呼籲商業電影的人有一部分還是他們,說起來真的很諷刺。

    所以,中國其實根本不缺商業電影的模式,隻要把以前電影廠那套,廠領導分析好市場,然後由他們牽頭,文學編劇創作,再遴選出合適的導演,最後全國篩選演員,全國遴選出好的攝影、美術、聲音、服化等團隊,就是商業電影崛起的套路。

    宋魯侃到這裏,《大眾電影》的記者看不下去了,問了一句:“那為什麽電影廠現在起不來呢?”

    “那是因為兩點,一是沒有人才,沒有了有市場有製片能力的廠長,也沒有了好的編輯,更沒有好的導演。二是沒有資金,現在的電影廠誰能拿出五百萬的資金拍電影?沒幾個廠能拿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