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九十二章 賭國之賭(1/2)

作者:救心玩字數:4402更新時間:2022-06-20 00:42:15

    “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不就知道了。”琳娜笑嗬嗬地說。

    “公主說的對。兄弟,是騾子是馬,咱們拉出去遛遛?別老是紙上談兵!”端木水塘叫號。

    “拿球來!”辛然毫不含糊地大叫。當場表演起超凡入聖的球藝。

    且說無極帝國的人,嗜賭如命。動輒即賭,無事不賭,無人不賭。文人奕棋博酒,市井關樸購物。公子王孫、地痞無賴,則鬥禽蟲......

    ???所謂上之所尚,民必尚之。說的通俗點,就是“吳王好擊劍,國人多瘡疤”、“楚王好細腰,國女皆餓死”。

    再說的明白點,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因為,無極帝國的皇家,就極其好賭。其中有一位帝王,更是好賭成性。後世民間流傳一句經典俗語:“輸打贏要!”說的就這主。

    賭紅眼時,那真是要錢沒有,要命不給。拳頭大小論輸贏。

    這主最著名的豪賭,是將太花山,輸給了著名的睡仙陳老祖。

    文人黑客有詞曰:“刻燭知無取,爭先素未精。本圖忘物我,何必計輸贏。賭墅終歸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視笑,高詠兩三聲。”

    民間出現了“窮富賭錢社”這樣的專門組織,而且出現專門的賭場:櫃坊。相當於,後世的彩票機構。

    僅僅天州城裏,有名的櫃坊便有百餘戶,招軍民賭博。賭賽輸贏。

    ???由於蹴鞠、雙陸、彩選、打馬、除紅、響屟等,手續繁雜,或賭時需用圖譜,故一般流行於上流社會。民間更盛行的則是各類鬥戲及關撲等。鬥戲主要有鬥鵪鶉、鬥鴨、鬥鵝、鬥雞等。?

    ??但民間最為流行的賭博方式為:關撲。由於這種賭博方式,簡單易行,老少鹹宜。故風行一時。

    為此,無極帝國“順應民意”,下令每年的元旦、冬至、寒食這三大節日,縱民關撲。

    《天州夢華錄》記載:正月一日年節,中州府放關撲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

    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麵、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各種物品皆可關撲。

    亦有: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亦有:向晚,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飲宴,慣習成風,不相笑訝。

    為滿足民間的關撲欲望,每年三月,皇帝的金明池瓊林苑,也對民開放,由民關撲。有:殿上下回廊皆關撲錢物飲食伎藝人作場,勾肆羅列左右。橋上兩邊用瓦盆,內擲頭錢,關撲錢物、衣服、動使。遊人還往,荷蓋相望。

    但是,有些關撲則非一般百姓所能為之: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

    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

    僅僅是這樣,還不過癮。升鬥小民更是將關樸,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麵麵。西瓜、甜瓜、柿子、枇杷等瓜果都可以賭著賣,專業術語叫“撲賣”或者“博賣”。就是用擲銅錢、搖簽、丟飛鏢等方式進行小小的賭博,贏了就可以用很少的錢買到水果,而輸了除了付錢給賣主以外什麽也得不到,或隻能買到比市價貴得多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