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集(一)(1/2)

作者:笑罵字數:5880更新時間:2019-08-08 07:37:53

    ["1998年,張揚趕上大學生畢業包分配的末班車,卻又撞上了亞洲金融風暴,麵臨就業困難的嚴峻形勢,好在有當省司法廳廳長的堂舅可以傍靠,被分配到經濟效益較好的來城監獄。來城監獄是建國初期專為關押改造國民黨政治犯而建立的,隨著社會發展轉型,逐步轉變成教育改造刑事犯,而且是不低於有期徒刑15年的重型犯的場所。

    來城監獄緣於所在城市來城而得名。來城由“賴城”演變而來,與盜泉和貪泉有著類似的傳說,相傳,居賴城必賴得通徹透底,過賴城即染賴無藥可醫,賴城人賴得全國聞名遐邇,以至於賴城人外出謀生,無人敢沾,所以賴城人大多在家“窩裏賴”,更有甚者,賴城的大人們外出考察巡視,經常被戲稱為“賴大人”,雲雲,好不尷尬。不知何年何月,哪朝哪代,賴城大人們不堪其辱,便改作“來城”。張揚懷著忐忑的心情研究著來城的傳說,暗自思忖,自己絕不像孔子迂腐得焦渴難耐也不飲盜泉,而應效吳隱之飲貪泉卻不貪那樣,入賴城而絕不賴。

    七月八日,他滿腔熱情,懷揣著理想、抱負和對那身軍綠色警服的癡迷,持大學生派遣證和省監獄管理局的接收函,攜本人個人檔案,搭乘很可能晚點的火車前去來城監獄報到。按車票上的時間點數,應該當天上午就到達的,但這個夏天的暴雨洪水較去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像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來勢洶洶,摧枯拉朽,橫掃全國,曠日持久卻不肯收場,江淮大地更是到處淹沒在澤國之中,財產損失不可估量。“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洪搶險之責”,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是抗洪搶險的主力軍,老百姓也紛紛積極投身其中,軍民聯防聯動,築起一道道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呈現出一大批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催生了諸如《為了誰》等膾炙人口的抗洪歌曲,並傳唱大江南北,激勵著全國軍民奮勇前行。在暴雨肆虐的季節裏,路橋因暴雨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原因被毀是常有的,火車整點到達才是很不正常的怪事。張揚在蚌埠站下了火車,匆匆辦完轉乘簽證,才知道轉乘的火車晚點了,到詢問處谘詢,無人能答,不是他們在搪塞,的確沒人能保證道路搶修絕對的工期。站裏站外到處擠滿了滯留的乘客,想找個地方蹲下去休息一會兒都是一種奢望。來城位於蚌埠西北方300公裏,隻有三個半小時的路程,他卻整整等了18個小時,次日上午才搭乘了一列順路的火車,九點抵達來城。聽說本該轉乘的那列火車依舊趴在被毀路段,沒能前進一步。

    暴雨如注,出了來城站,透過雨柱,眼前整個車站廣場一片汪洋,若不是周圍建築的中式風格,真會以為到了威尼斯。候車大廳和售票廳都擠滿了避雨的人群,就連附近的商鋪、飯店,都格外開恩,也不管行人是否消費,隻要有下腳空,他們都會殷勤地喊進去避避雨。旋風在廣場上肆虐,旋起的雨水形成飄蕩的白紗,仿佛海麵兜起的抬網。撐起的雨傘也隻不過是個擺設或裝飾,稍不留神就會被狂風吹翻,舉在手裏,活像個超大的高腳杯,弄得人哭笑不得,還要遭來一陣轟笑,自我解嘲曰“這叫把酒問晴天”。一個男人拽一把兜了風但沒被吹翻的雨傘,像纖弱少女雙手死掯鐵鏈拽著一條大狼狗,由於力敵不過,不得不身體或後仰或前弓、或左或右,晃晃悠悠、跌跌撞撞跟著狗跑。所不同的是,傘頂被旋風猛吹向上的時候,他的身體會被帶起懸空,這是狼狗無法企及的。所有人戲讚他的傘質量不錯的同時,又擔心起他的安全,深怕他被旋風擄走。這時候,人們無不慶幸假貨多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輛輛“麵的”在接近車軸深的水麵疾馳,濺起的水幕猶如兩隻銀白色的翅膀拍打著水麵,活像因貪吃而增加體重的大鵝試圖飛離水麵,卻又笨重得無能為力。“翅膀”拍在行人的身上,免不了會遭到一頓痛罵。似乎司機全然不管行人感受,更不在乎罵他什麽,一切權當沒聽見,見此情形,無不怒斥太缺德了。豈不知,一旦車速慢下來或停下來,車的進氣道和煙囪都會進水,就再也發動不起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