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77章(1/2)

作者:岑寨散人字數:3646更新時間:2022-06-22 02:56:17

    按慣例重大人事調整提交常委會前會有一個範圍更小、層次更高的溝通。以前縣裏副書記職數較多時,叫做書記碰頭會,隻要這個會上達成一致意見,常委會通過肯定沒問題。

    後來副書記減為一正兩副之後,這個慣例按照書記行事風格的不同形式多變。以前韓子學、曾衛華都不約而同采取隻跟縣長商量,一旦敲定便提交常委會的方式,這也是合理的,因為書記和縣長分別代表黨務和政務的領導,他倆都同意的事還有什麽可商量的?唯獨不爽的大概隻有分管人事的專職副書記。

    使用更廣泛的方式是,書記、縣長、分管人事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四方會議,但很多縣長很抗拒這麽做,因為隻有他代表政務係統,其它三位都是縣委那邊的。而且四個人很容易形成兩票對兩票,爭執不下的局麵。

    費約采用一對一溝通方式。他和組織部長吳鄭榮直接拿出人事調整名單,然後吳鄭榮出麵先後找方晟和副書記孔天亮,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直接交鋒,方晟、孔天亮有意見通過吳鄭榮轉達,如此幾個回合,盡管過程拖遝複雜一點,但最終也能達成一致。

    然而,對於這份名單,名單上六十多人的調整,方晟一個都不滿意。換而言之分歧是根本性的、方向性的,沒法商量。

    他發現費約年紀不大,用人思路保守得象六七十歲的人。費約的思路就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把手的位置由常務副職頂替,常務副職由副職裏麵資曆最老的頂替,副職則從中層幹部裏挑選資曆最老的……

    六十多人當中方晟大概隻認識一半,其中有幾個印象頗深,就是那種循規蹈矩、嚴格照章辦事的傳統官員,費約大概就欣賞這類人。

    在政工部門、紀檢部門,他們能發揮性格特長把工作做得很好,但麵對洶湧澎湃的市場大潮,更需要的是激情和魄力!

    沒有一本教科書指導如何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經濟,沒有一個經濟學家能真正指導發展經濟到底要采取哪些措施。唯有過人的膽識和足夠的定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反思,形成屬於自己的理念和思路。

    方晟要的是想幹事,能幹事的人。

    耐著性子聽完吳鄭榮冗長的情況介紹,方晟連抽幾口煙,皺眉道:

    “天亮書記看了嗎?”

    吳鄭榮陪笑道:“還沒,費書記的意思是以方縣長的意見為主。”

    很大一頂帽子。

    方晟長時間沉默,等到吳鄭榮快不耐煩時才說:

    “蔡秘書在鄉鎮曆任計生員、財政專管員、黨政辦副主任,在市委辦先後在農經科、財貿科和綜合科——都是副職,沒有任何主持工作經驗,一下子當江業重鎮之一的四源鎮書記,本身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欠缺,恐怕難以服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