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一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中)(4/5)

作者:貪狼獨坐字數:26306更新時間:2020-05-22 04:31:57

    且爾娘之!朕的公主去的早啊!

    便是弘治皇帝也忍不住在心裏罵了這麽一句,多好的乘龍快婿啊!

    怎麽朕的女兒,就這麽沒福氣呢!

    “老臣亦知曉,老臣這孫兒……”

    虎頭老國公提起這孫兒也是滿嘴苦澀,心裏那不得勁兒啊!

    人家都盼著孫兒有出息,可孫兒太有出息也麻煩啊!

    比如他這孫兒,如今他娶誰是好?!

    除了皇家的女子,他娶誰都不是。

    可偏偏弘治皇帝隻有一個兒子,這就很蛋疼了。

    若張公爺沒如此本事隻是一介普通勳貴子,那他娶誰也就看個門戶而已。

    都是勳貴之家,大家相差別太大就成了。

    可他太有本事了,這就造成了一個悖論。

    誰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但誰家的女兒都不可能輕易嫁給他。

    張公爺的婚姻大事成為了一個大難題,到底誰嫁給他合適啊!

    這個問題現在大家都在思考,但誰都沒有答案。

    看起來扶桑公主是最為合適的,然而她畢竟是扶桑國的公主啊。

    難道婚配之後,足利鶴姐姐來做正房麽?!

    其他勳貴們哪裏接受的了?!

    “是以,朕決定敕懋公為‘定興王’!癡虎兒,則是繼英國公之位!”

    唔……這算是把張公爺的功績,給算到了他大父頭上去了。

    其實想想這也合理,老國公成為了王爺還得活出去二十來年呢。

    到會兒老王爺駕鶴西遊了,張國公可不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王爺了麽?!

    這也算是弘治皇帝別出心裁的一種酬謝,畢竟大明之後異性封王幾乎再沒有了。

    滇南的黔國公府雖然號為“沐王府”,可到底也就是掛著“黔國公府”的招牌嘛。

    “癡虎兒,此番你回來的正好!京師,要遷出去了。”

    弘治皇帝突然在這個時候提起了這個話題,讓張公爺不由得一愣。

    眼見弘治皇帝笑了笑,道:“其實朕也早盼著搬出去了。”

    這是他的心裏話,自從見識了火炮的威力之後他就夜不能寐啊!

    生怕哪一堆的羅刹紅毛番鬼從津門登陸,直撲京師而來。

    每每想到此,弘治皇帝就半夜直接驚醒。

    隨後一身冷汗,再也難以入睡。

    熊孩子籌建新京師,弘治皇帝也是對此默許的。

    原因很簡單,他也希望有一個安全係數更高的都城作為容身之所。

    現在的京師從前看來非常不錯,現在就完全不夠看了。

    思慮再三之下,弘治皇帝還是默許了熊孩子的胡鬧。

    “呃……陛下,現在新京師已經建好了麽?!”

    張公爺回來沿途都沒有仔細瞧,他沒有想到居然會那麽快。

    “哈哈哈……倒是癡虎兒你出力頗多啊!”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頭。

    確實出力頗多了,主要是抓了不少苦力回來。

    冀北、豫南的流民大量的湧入,這些人看著有銀子掙根本就不在乎吃苦。

    而且這一日三餐還有肉吃,哪兒找這麽好的差事啊!

    靠著人多及軍械營造司不斷的更新器械,新京師的建設可謂是一日千裏。

    作為整個新京師的核心建築主體——皇城,早已經修造完畢。

    弘治皇帝這次直接力排眾議,他要的就是堅固、堅固、再堅固!

    你特麽跟我逾製?!且爾娘之!不逾製如何抵擋火炮?!

    弘治皇帝紅了眼珠子,禮部自然不敢再什麽屁話了。

    於是這影響到的是,周邊的建築更講究實用性、美觀性。

    逾製隻要不是太過分,禮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是……陛下,入夏以來幹旱多日!恐怕,還是得您親往求雨一番啊!”

    謝遷有些憂心忡忡,到這裏還不忘了對張公爺拱手。

    “癡虎兒早前修造的水壩此番起了大作用,若非是有水壩在恐怕京師早已缺水的厲害了。”

    張公爺聽得這話先是笑了笑,但似乎腦海裏閃過什麽東西。

    隻是一閃過兒,他想要抓住的時候卻又想不起來是什麽。

    “如此幹旱下去,恐怕京師的莊稼就先撐不住了……”

    劉健也是憂心忡忡,垂頭歎氣道:“若是此季失收,怕是又得出糧賑濟了。”

    李西涯沉吟了會兒,呼出一口氣。

    “好在這幾年糧庫充盈,且有安南、西南等地繳獲之存糧。應付到明年,應該是無礙的。”

    提到這個,三大學士不由得望向了張公爺。

    這些糧食可都是有賴他出擊兩地,這才最終繳獲回來的。

    否則的話他們三個現在就得琢磨從哪兒弄來糧食,應付幹旱後可能發生的饑荒了。

    “潮白河的水壩還有多少儲水?!能用多是時日?!”

    弘治皇帝提到了這個問題,也一臉肅然。

    他很清楚一旦京師這裏旱情嚴重,最終導致絕收的話會發生什麽。

    當然,現在他手上有糧食、有國防軍。

    所以他倒是不擔心會出現什麽變故,隻是如果國庫的糧食減少了畢竟不是什麽好事兒。

    應付到明年,可如果中間又生出什麽變化怎麽辦?!

    “陛下!大旱之後必然大澇,臣是建議盡快的疏通河道以保將來!”

    張公爺所想到的與他們不一樣,大旱之後必然大雨傾盆。

    到時候一旦發生了洪澇,那將是極為可怕的事情。

    “陛下!老臣建議,此事可調回東山公及廷儀公二人負責!”

    劉健畢竟是老成持重,他很快的想到了治理水患最有經驗的兩個人。

    劉大夏、白昂!

    他們二人可以是如今整個大明國朝中,對付水患最有經驗的。

    “善!”

    弘治皇帝對此倒是沒有異議,沉吟了會兒道:“吩咐禮部準備一番,朕……親自去求雨!”

    李東陽、謝遷聽得這話,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他們就怕弘治皇帝不同意,畢竟他現在聲望是如日中啊!

    又新取回了傳國玉璽,這事兒公布出去的話毫無疑問弘治皇帝可以達到封禪泰山的級別了。

    畢竟開國洪武陛下、強悍如永樂陛下,都不曾真正的收複平定韃靼、朵顏三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