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製(2/2)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5502更新時間:2022-06-22 04:33:35

    除此之外,沒有血緣關係的外藩們,又稍加劃分。領地超過十萬石的,或者有特別之處的,從“從五位上XX守”開始,以國司為家傳官途。優先選擇與自身領地符合的國名,不過並不嚴格對應。

    平手氏家廟在尾張,初代幕府將軍起於和泉,二代目則擔任過近江守,所以“尾張守”、“和泉守”與“近江守”原則上需要避諱。然後上野、上總、常陸三國慣例以“介”代“守”。

    地位較低的大名,則以“從五位下xx正”起步。對應的是律令製下的各司,比如采女司主官采女正,織部司主官織部正,隼人司主官隼人正,等等。

    一共六十多國,三十多個司,其實並不夠所有的大名分享,因此原則上允許重複任官,隻要避免“同姓同官位”造成混淆即可。

    外藩的家督隨著時間推移,一般隻會提高位階,而不更改官職,常理是從“從五位下”到“正五位上”的程度。

    少數優異者可授予“從四位下侍從”的兼任以示表彰。平手汎秀一口氣給了十一個。

    向德川家康這麽特別顯眼的,則任命為“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這也是“原本曆史”上,信長死前德川家康所處的位置。

    而幕府的直屬家臣,則對應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八個律令製下中樞機關的官位。

    起於“從五位下xx少丞”,再到“從五位上xx大丞”,然後“正五位下xx少輔”,極少數人可以升為“正五位上xx大輔”。也是允許一定程度重複。中務省由於是初代幕府將軍任職過的部門所以予以避諱。

    譜代武士的官途就不是完全看出身,而是家族傳承和職務升遷的情況兼顧。宿老的兒子可以無條件獲得“從五位下”的蔭封,但如果本人沒有才能和幹勁,或許一輩子就止於此,下一代可能就無資格享受官位。

    這與大名們隻要不犯錯即可按部就班升遷完全不同。

    相同的是,少數貢獻突出者能獲得“從四位下侍從”乃至“正四位下左/右近衛權少將”的待遇。

    河田長親在死之前大約半個時辰得到了“正四位下右近衛權少將,兼領式部大輔”的尊號,可惜那時已經意識模糊了。

    其他家臣都沒有得到這個破格官位,至少目前還沒有。

    這個“武家官位製”的體係公布出去之後,絕大部分武士都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們先前嚴格來講都是白身。

    包括像武田勝賴、長宗我部元親、還有彌留之際的宇喜多直家之類,雖然過往名氣已經不小,而且也有各種叫得響亮的官位,嚴格上說其實都沒有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屬於私相授予。

    德川家康倒是以前就得到官方的“正五位下三河守”,不過這次給他改成“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是晉升,沒道理不喜悅。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外藩中的毛利輝元,幾年前已經從朝廷那裏獲得正式的“右衛門督”和“右馬頭”,居“從四位下”。但以他在新幕府中的地位,平手汎秀隻肯給出“正五位上安藝守”,等同於強迫降級。

    還有被列為譜代直臣序列的細川藤孝,按他的資曆授予“正五位下兵部少輔”比較合適,然而人家二十年前就是朝廷中正兒八經的“兵部大輔”了。

    針對這種情況,平手汎秀的統一處理是:目前的這一代當主保持現有官銜,下一代開始按照“武家官位製”的規矩來施行。不過,其子孫世係永遠保留參照祖先之範例突破官位限製的資格。

    當然,資格隻是資格,到底能不能真的突破,還是要看到時候的本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