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二章 軍中二三事(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538更新時間:2022-06-23 10:03:44

    焱武軍的空額問題早已不是什麽秘密,事實上整個大焱軍隊吃空餉的問題都不是什麽秘密,宗儲也不會天真到這種程度,以為漏夜審查了一番,就能夠將杜成責踹下都指揮使的位置。

    大焱如今的“三冗兩積”形勢極其嚴重,令得朝堂百官與當今官家都頭疼不已。

    所謂三冗兩積,乃是冗兵、冗官、冗費,兩積就是積貧積弱。

    大焱太祖時期,在籍兵員為三十七萬八千,禁軍的馬步軍計為十九萬三千,太宗時期,在籍的統共六十六萬六千,禁軍馬步三十五萬八千,而到了真宗時期,在籍一百二十五萬九千,禁軍馬步則達到了八十二萬六千,也就是說整個帝國總兵力達到了一百三十萬人。

    林衝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許多人總以為是個虛數,事實上當時在籍的禁軍,起碼在明麵賬目上,確實是這麽多。

    當然了,登記造冊跟實際人數是有著極大差距的,這也正是冗兵亂象的最主要原因。

    彼時一名軍士每年的軍餉大概是三十到五十貫錢,若以賬麵上的數字來計算,單單是軍餉這一項支出就達到了六千五百萬貫,還有其他諸如裝備、糧草戰馬等等供給支出沒有算進去。

    而大焱此時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一億貫左右,軍費一項就占了總收入的十之六七,所以說,官家真的很窮。

    在加上大焱文風鼎盛,每年錄取進士數百人,其他同進士等等,每年錄取總數大概在四萬人左右。

    若在唐時,中了進士之後並不能立即授予官職,可大焱早已形成了龐大的文官集團,中了進士之後便可立即授官,即便你什麽都不幹,也有俸祿可領。

    也難怪大焱官場都是臨時工,因為官太多,官帽子卻太少,大焱官員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四萬多人的規模,這麽多的官員,往哪裏塞?

    再說大焱官員的俸祿和待遇更是前所未有的優渥,打個比方,像童貫這樣的樞密使,一個月的俸祿大概是三百貫,三百貫大概是多少呢?

    最保守的估計大概在十萬人民幣這樣,也就是說童貫的年薪達到了一百多萬,除此之外,他還能領到一百石的祿粟,還供給春、冬服,各二十匹綾、三十匹絹、一匹羅,和一百兩棉。

    而州縣地方官員,多者每月二十貫,少的也有十二三貫,除了這些正式工資之外,朝廷還配發公用錢,一些抵用劵等額外的收入。

    甚至連官員的茶、酒、廚料,木柴、炭、鹽等等等等,甚至喂馬的草料及隨身仆從差役的衣料和夥食費都是吃用公家的,各級官員還占有大量的職田,有佃戶專門耕作,大焱朝廷對官員的優渥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也正是這些問題,導致大焱如今的窘境,頂著全天下最富有的天朝大國名聲,其實富的是世家豪族和官員,窮的是百姓,還有當今官家!

    這就造成了兩端的誤解,官家覺著自己已經夠簡樸了,平日裏吃喝嫖賭抽一樣都沒有,就寫寫字賞賞畫養養魚種種花,連一些個官員吃喝穿住都比他這個皇帝要好,可老百姓竟然還要造反!

    而老百姓覺著大家花了那麽多錢,骨髓都被吸幹了,軍隊爛成一坡屎,官員還要壓榨,皇帝老兒正事兒一件沒幹過,不造反還能幹嘛?

    其實官家的誤解在於,他認為官員是百姓的父母,父母豈有對子女不好的理由?所以對官員好,就是對百姓好。

    當然了,即便他想直接對百姓好,也會有很多的阻力,再者,如果需要皇帝直接管理百姓,那還要官員幹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