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九章 邵雍其人(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78更新時間:2022-06-23 10:04:21

    崇拜,古來有之,而在古時,崇拜是指對神靈的虔誠信仰和膜拜,重點在拜之一字,到了後來,崇拜才寓意為對某人某物的熾烈向往。

    這種向往其實並沒有那麽遙遠,若放低了來說,崇拜的對象隻不過是衡量夢想與自己距離多遠的一個標的物,你崇拜的,必定是你所沒有卻又像得到的。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這世間最逆天也是最強大的一個孩子,莫過於“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比你聰明,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比你好,別人家的孩子比你聽話,別人家的孩子娶的媳婦兒都比你的賢惠,等等等等。

    這就是一個對比,崇拜的關鍵也就在於對比,在這種與崇拜對象的對比之中,能夠讓你認清自己與之差距多少,能夠為你提供動力,這才是崇拜的積極意義。

    既然是這麽個意思,那麽說到汴京城中會有很多人崇拜蘇牧,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在別人看來,蘇牧的詩詞天賦和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流傳出來的每一首都足以流芳百世。

    而大焱是文人的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有朝一日能夠名揚四海天下知,那什麽時候才算成功?

    看看蘇牧吧,如果能有他的一半,估計也就算得成功了,如果能夠跟他一樣,成為他那樣的人,那麽也就算是知足了。

    這就是一種對比,就是崇拜的意義所在。

    當然了,這隻是充滿了積極正能量的崇拜,也有很多人在崇拜之中扭曲和沉淪,將崇拜變成了另一種東西,嫉妒和忿恨。

    蘇牧的詩詞確實無可挑剔,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的每首詩作風格迥異,便如同並非出自一人之手那般,這也使得蘇牧飽受詬病,許多人都紛紛猜測蘇牧不過是欺世盜名,詩詞都是剽竊而來,說不得背後有個團隊在為他搜羅這些佳作。

    然而這種事情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有人能夠壓製內心的嫉妒,客觀地去看待這件事情。

    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生存環境這種,心態也是截然不同,感悟自然也不同,所作詩詞的風格自然會跟著發生變化,老夫還有聊發少年狂之時呢,更何況蘇牧這樣風流得意的有為青年。

    品鑒詩詞這種東西,便如同聽一首歌,如果摒棄所有的外在因素,單純去聆聽,那麽能夠欣賞到的也隻能是幹巴巴的歌唱技巧。

    可如果你知曉歌者的人生經曆,或者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故事,那麽就會忽視歌者的歌唱技巧,更多地去追求歌曲之中的意境和情感,以尋求那種靈魂上的共鳴與慰藉。

    這就是同樣一首詞,為何李師師等花魁與其他女子唱出來,卻體現出不同意境的因素之一。

    而蘇牧每一首詩詞的問世,隨之而來的還有他創作這些詩詞之時的故事,如果將這些故事都考慮進去,那麽蘇牧風格多變的質疑也就不攻自破了。

    因為他的每一首詩詞,都是應景而生,極其符合他當時的心境,可以說每一首詩詞的背後,都飽含著蘇牧人生的一段傳奇經曆,這樣的詩詞讀起來,才越發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也正因為這些因素,偌大的汴京城,整個大焱帝國的首善之地,出現很多文人,崇拜從江南而來的蘇牧,也就不足為怪了。

    魯國公曹顧想要通過宴請蘇牧來向官家表態,自然不可能偷偷摸摸請蘇牧來吃頓酒就了事,從這個層麵上考慮,甚至越是高調,效果便越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