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條大蟲和一把棗(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82更新時間:2022-06-23 10:05:27

    九月未央,正是青棗成熟時,觀音奴早早便起了床,摸到廚房想要趁著廚娘們沒起來,先找點冷飯吃,可惜還未到廚房就已經看到了炊煙,一邊懊惱著自己睡過了頭,一邊往院子裏的棗樹走去。

    她到底還是有些自卑,沒辦法將自己當成小主人,而是覺著自己是蘇牧撿回來的,就該是蘇牧的奴仆。

    其實遼人經曆了這麽多年,漢化程度已經非常的高,特別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當政期間,更是廢除了奴隸製度,遼漢平等,漢人能夠在遼朝廷做官,遼人的部曲奴隸也被釋放,隻要你夠努力,都能夠通過科考等渠道,獲得與遼人同樣的做官機會。

    對於買賣兒女當奴隸的,每天要給奴隸發傭金十文,直到傭金足夠抵償購買奴隸的賣身錢價,奴隸就能夠獲得自由。

    遼聖宗死後獲得廟號聖宗,也算是名符其實,何謂聖,揚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神話難明曰聖。

    雖然少數民族經常亂用廟號諡號來彪炳君王的身後之功,但聖宗這個廟號即使在少數民族政權之中都極其少見,在後世,也就大清朝的康熙大帝才配享了聖字的廟號—聖祖。

    遼聖宗耶律隆緒在文治武功上頗有建樹,確實給遼人帶來了和平和繁華,達官貴人和上流社會的人,都以學習漢學為風尚,精通漢文的遼聖宗本人更是能用契丹文來翻譯白居易的諷諫集等作品,一生作曲高達百餘首。

    漢文明也給了這個遊牧民族最為豐厚的回報,契丹的遼國遠比之前的匈奴和突厥要強盛和長壽,這是遼聖宗耶律隆緒個人的崇高之處,也可以說是漢文化熏陶的結果。

    然而在遼國的底層,老百姓仍舊還有很多無法享受這種好處,許多人仍舊被陳舊的部族觀念所束縛,即便有製度約束,但奴隸製度想要徹底消除,是根本不可能的。

    即便製度被消除了,但人們心裏的奴性卻無法消除,觀音奴就是這樣,雖然蘇牧將她帶了回來,雖然她見識到了很多美如夢幻的東西,但在骨子裏,寄人籬下又倔強自尊的她,仍舊覺著自己不過是蘇牧的奴仆罷了。

    她生怕不能也不敢與蘇牧同桌吃飯,甚至連丫鬟廚娘等人都不如,所以早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早起,偷偷到廚房吃些東西。

    誰想到廚娘們早早就在廚房裏頭忙活起來,她也隻能將目光放到了院子裏頭的大棗樹上。

    那枝頭的一顆顆大棗在陽光照耀之下,如同綠玉一般誘人,初秋的風輕輕吹拂,大棗搖擺身姿,讓人垂涎欲滴。

    觀音奴在北地頑強地活著,連草根都吃過,摘個棗子根本就不成問題,她也懶得找竹竿來打棗,而是如同靈猴一般直接爬到樹上,摘下飽滿成熟的大棗子,在新衣服上擦了擦就要往嘴裏塞,可想了想,她又猶豫了。

    因為她覺著第一顆棗子應該留給蘇牧,於是她便將那顆棗子塞入了懷裏,又摘了第二顆棗,正要大飽口福,卻發現第二顆要比懷裏那顆大一些,她又將第二顆擦幹淨藏好,才拿出第一顆來吃,這一口咬下去,清脆多汁又清甜,真真是甜到了心裏。

    觀音奴漸漸就沉浸其中,一邊將大的棗子都留著給蘇牧,一邊大飽口福,直到口舌變得澀澀的,這才心滿意足地停下來,懷裏已經鼓囊囊都是棗子。

    正要從樹上下來,她卻聽到一聲沉悶的低吼,風從龍而雲從虎,這一聲呼嘯仿佛要刮起腥風,震得觀音奴毛發倒立,往樹下一看,頓時倒抽涼氣,小臉都發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