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二章 京觀上的豐碑(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286更新時間:2022-06-23 10:06:13

    楊挺和徐寧率領著二萬步卒,此時才剛剛抵達檀州。

    是的,兩名都是新晉崛起的騎將,帶領的卻是步軍!

    大焱的馬軍雖然發展迅速,但由於落後的百年,即便得到了燕雲十六州和遼國的中京道,但占領的時日尚短,雖然已經加緊步伐組建馬軍,但由於北方大地不斷征戰,戰馬損耗也是極其嚴重,能夠搜刮到的戰馬並不是很多。

    雖然大焱軍中仍舊有著規模不小的馬軍,但劉延慶和王稟等人卻不願再冒險。

    在他們看來,幽州乃是此次大戰的總部,需要謹守,更需要馬軍的機動性來運轉整個戰局。

    對於古北口的嶽飛等人,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們早已抱著放棄的態度,因為他們認為,女真人遲早會越過長城,他們要做的,是依靠檀州順州等城池來阻擋女真人的進攻步伐。

    因為漢人對城池的依賴性是由來已久的,而在守城方麵,漢人的優勢是無法企及的,而女真這樣的漁獵民族,攻城能力連遊牧民族都不如。

    所以相對於檀州順州等大城池,古北口根本就是個雞肋,若非嶽飛和楊再興一再堅持,又有蘇牧的指示和童貫的支持,他們是萬萬不會同意這次死守古北口的計劃的。

    在他們看來,一千騎軍緊趕慢趕,隻不過是給女真人送開胃菜罷了。

    雖然有些殘忍,但在他們的眼中,事實就是如此。

    楊挺和徐寧確實是軍中崛起的驍將,是與嶽飛韓世忠等人一樣,從馬軍崛起的悍將。

    但就算他們率領數千騎兵馳援古北口,隻能將這些馬軍都填進去,古北口根本就是個無底洞。

    麵對這樣的三麵受敵,就應該收縮防線,穩紮穩打,依靠城池來拖延,將這些攜帶幹糧而沒有輜重的部落軍,徹底拖垮,這也是漢人們一直以來最穩妥的戰略。

    所以無論楊挺和徐寧如何爭取,幽州方麵都沒有再做出讓步,童貫為了內部的安定,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乾綱獨斷,而依托檀州來防禦女真人,確實不算是昏招。

    至於嶽飛和楊再興,以及古北口那一千守軍,怕是有去無回了,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既然他們選擇了死守古北口,那麽他們的犧牲,也就理所當然了。

    隻是劉延慶等人始終認為,他們的犧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必要,這是戰略上的分歧,無關民族大義或者個人血勇。

    楊挺和徐寧同樣是蘇牧扶持起來的青壯派,他們的理念與嶽飛楊再興等人是一致的,而張憲也是一樣的想法,隻是張憲終究沒有底蘊,更沒有實權,童貫不支持,他也沒有辦法改變。

    蘇牧的軍令確實已經下達,而幽州方麵也確實沒有違抗軍令,在第一時間就派出了援兵,可惜援兵並非馬軍,而是步軍。

    二萬步軍並非小數目,而且其中還有大量的重甲步兵,裝備了大焱最為堅固沉重的步人甲,足以抵擋女真人的鐵蹄。

    從這一方麵來說,劉延慶等人對蘇牧的軍令執行得非常的到位,簡直無懈可擊。

    但他們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這絕不是蘇牧想要的,他們雖然可恥地鑽了一個軍令的空子,但本意卻是好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考量問題,這樣的決策對於大局也是最好的方案。

    無論如何,楊挺坐鎮步軍大隊,徐寧則領著三百先鋒馬軍,率先一步趕往古北口刺探軍情。

    可惜他們並沒有能夠抵達古北口,而是停留在了檀州以北,古北口以南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