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一十五章 幸不辱命(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170更新時間:2022-06-23 10:06:17

    韓世忠還是在上京城內耽擱了兩天,這兩天對於大焱的軍隊而言,是極其難熬的兩天。

    他們的兵線已經開始往前推進了二裏,若非遼人主動選擇了避戰,甚至還撤去了**,說不得大焱這邊已經發動進攻了。

    到了第三天,使節團出城了。

    上京城的城門大開,守軍分列左右,韓世忠仍舊穿著那身已經破殘的戰甲,而將後遼皇帝耶律淳禦賜的金甲,收進了甲包,背負在馬背上頭。

    後遼的大惕隱和南北樞密使以及絕大部分的重臣,都紛紛出城相送,這是韓世忠應得的尊敬。

    他在宮城外頭的一戰,足以贏得遼人的敬意。

    大焱的軍士們隔空相望,一個個麵色驚詫,但又突然感到與有榮焉。

    而且大軍遙望之下,竟然能夠看到遼國皇帝陛下的聖駕,就停在城頭之上,竟然是皇帝陛下親自目送著韓世忠離開!

    從真宗朝開始,在麵對遼國人之時,大焱的使者們,何曾受過這等樣的待遇!

    先前蘇牧讓韓世忠出使之時,很多人都站出來質疑,認為韓世忠雖然作戰英勇,又得人心,但確實不適合擔任使者的角色。

    然而蘇牧還是一如既往地力排眾議,並親自給韓世忠掛上了使者的頭銜,為此還提請朝廷,給韓世忠升了個官,如今韓世忠已經是副都指揮使,堪稱真正的軍中首領了。

    當韓世忠在這等樣的排場之下榮耀歸來之時,所有人都再次震驚,不得不佩服蘇牧的先見之明。

    而相比之下,很多人更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韓世忠的出使故事,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些什麽,竟然能夠讓遼國皇帝親自目送韓世忠出城?

    兩軍對壘,相隔並不遠,使節團的儀仗也已經不再是區區五十人,隻是耶律撥藏已經沒有再與韓世忠並轡而行。

    邵祥符的寶劍就掛在了耶律撥藏的腰間,而韓世忠仍舊將那半截斷刀放進了刀鞘,至於耶律撥藏後來正式贈予他的那柄寶刀,這放在了馬背後頭,但仍舊沒能掩蓋住那滿是寶石的璀璨刀柄和刀鞘。

    蘇牧親自出了轅門,迎接韓世忠和遼國的使節。

    靠近了他才看到,韓世忠的鎧甲已經破裂,雖然縫縫補補,寒磣得很,但仍舊有著一股血戰之後的慘烈氣,讓人看到這身鐵甲,就不難想象他經曆過些什麽。

    而從這身鐵甲來看,眾人也已經有些明白,蘇牧為何一定堅持要韓世忠出使。

    他們數著鐵甲上的刀劍之痕,再看著韓世忠因為內裏層層包裹了繃帶而顯得臃腫的身影,暗自在推想,若換了自己去,如今是否還能完整地回來。

    耶律撥藏是個合格的使者,到了大焱這邊的營區之後,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再沒有暴發戶那種附庸風雅的俗氣,反而展現出不卑不亢的精氣神,甚至還隱約帶著遼國老貴族的那種骨子裏的高傲。

    他下了馬之後,並沒有開口,因為他代表著遼國皇帝陛下,蘇牧隻不過是軍隊的統帥,需要主動向使者行禮,這已經是大焱和遼國近百年來的慣例。

    然而他卻忘了,如今的遼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遼國,而是得益於蘇牧拚死守衛上京,才得以苟延殘喘的後遼。

    他們的國主也不再是強國富民的英主,而是整日沉溺於享樂的耶律淳,他們的朝政乃至軍國大事,都把持在蕭德妃這樣一個婦人的手裏頭,在蘇牧和大焱的麵前,他們已經失去了那份優越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