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章 是殺是隱,滿朝狐疑(1/3)

作者:百世經綸一葉書吟字數:4168更新時間:2022-06-24 10:46:41

    “陛下,喬師望位列定國公,功高震主。”

    工部尚書屈突通率先爬出案席,扣首彈劾。

    “然其居功自傲之心,尤勝秦昭襄王時期白起;秦王政年代王剪。而且,其比白起、王剪之輩,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臣懇請陛下罷免喬師望,囚禁於同州,永不錄用。”

    “臣複議。”

    “臣也複議……”

    ……

    一時間,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監,及十二位大將等大小官員,俱都伏首階前,殫精竭慮,滿腹狐疑。

    為何殫精竭慮?

    為何滿腹狐疑???

    隻因工部尚書屈突通之言,歧義太大!

    秦昭襄王時期的白起,為大開東進中原門戶,曾掩殺韓魏二十五萬聯軍。

    後又於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軍,名聲大噪。

    至此,白起戰功赫赫,威震八方。

    但由於魏冉之故,白起與丞相範睢(shui)勢不兩立。

    原來,白起曾是魏冉推薦,又是魏冉心腹,而魏冉又是因與範睢政見不和,而被範睢坑害。

    範睢乃奸佞小人,雖亦有大智,但其氣量狹小,史冊也可明鑒。

    西漢司馬遷於《史記 範睢蔡澤列傳》曾這樣給予範睢評價: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故此,長平之戰後,範睢向秦昭襄王讒言,休戰屯兵,以待趙國割地求和,並吊起白起——史稱【秦兵勞,請許韓趙割地求和,且休士卒。】這才致使六國有苟延殘喘之機。

    而秦昭襄王也因此失去了一統六國的機會。

    之後。

    秦兵於邯鄲大敗!

    而範睢則再次進言秦昭襄王,推脫責任——其稱白起長平之戰後,居功自傲,一來頂撞秦昭襄王,再又稱病不起不率三軍,致使秦國兵敗趙國。

    言罷,秦昭襄王已然大怒,這才將白起逐出鹹陽都城,賜白起引劍,並自殺於杜郵之地。

    《史記 白起傳》有言:【秦昭王五十年,白起出鹹陽西門十裏,至杜郵……秦昭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但。

    秦王政時期,王剪可並非是如此結果。

    比之白起,王剪之功亦是功蓋春秋。

    更有甚者,後來人將其比之白起,說他們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平分秋色,難分伯仲。】

    想想王剪。

    果然如此。

    不僅平定嬴政之弟長安君之亂,更戮殺嫪毐(lao ai),鏟除內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