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卷 第二十九節 借勢突破(1/3)

作者:瑞根字數:6348更新時間:2022-06-29 00:00:02

    沙正陽很清楚芯片戰略在二十多年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或者說那個時候已經不是國內哪一家企業能玩得起的遊戲了,但是那個時代不一樣,各方專利壁壘以及產業生態早已經形成了氣候,你還想要去搞什麽彎道超車就是癡人說夢了。

    而在這個提前了二十多年時代,有沒有可能改變這個悲劇?

    他不確定,因為第一他不是這一行的行家,第二,他手裏的資源也沒有強大到現在聯想的這個境地。

    這個資源是多方麵的,資本隻是一方麵,人才優勢,還有既有的技術積累優勢,這些現在沙正陽都不具備。

    前世中關於聯想選擇了貿工技模式也走出了一天看似光鮮的道路,但是到後來似乎又有被人罵成狗的架勢,對於這裏邊的孰是孰非,外人不好置喙,但很多人都喜歡把那個時候無論在哪方麵的華為與之相比,似乎就成了一個恨鐵不成鋼的典型了。

    但還是那句話,華為能成功,卻沒有人看到一起和華為開始努力的其他企業多少失敗樂。

    可以說華為的成功固然有當初那批創業者一不做二不休孤注一擲的勇氣這個重要原因,但是期間一樣也有許多機遇趕上了,可以說那一樣是一條左右都是懸崖的獨木橋,稍不留意就跌得粉身碎骨,成為無數失敗者中的一員,但幸運的是化為成功了。

    當然,他也有優勢。

    第一,時間提前了二十多年,有比較寬裕的時間;第二,他能準確的看穿曆史的走向;第三,現在他還能夠尋找到一些資源來嚐試一下,而聯想的分裂也為此提供了一些人才和技術儲備基礎。

    “那現在聯想公司內部還一直處於這種紛爭狀態下麽?”沙正陽沉吟著問道。

    “嗯,還在爭論,但也還沒有到徹底撕破臉的地步,另一方在做程控交換機的研究,據說前期的五千門交換機已經成功了,在冀省的廊坊很順利,但是後續的研究就受到了這些爭議的影響了,現在基本上是以柳李等人的觀點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控製著公司的行政和財務大權,希望做大微機這一塊,而另一方的倪胡羅等人以打嘴炮為主,我感覺也就是困獸猶鬥,垂死掙紮,最終改變不了結果。”

    沙正剛用一連串的形容詞來形容,讓沙正陽聽著很不順耳,但是他卻無法反駁,如果沒有這個外力的介入,曆史走向的確會沿著前世中那樣行進,但現在呢?

    沙正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現在該如何應對?

    沙正陽大略知道那個聯海微電子中心,應該說之前做的準備工作很充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欠投入研發資金,芯片以及後續萬門程控交換機的項目就可以全麵啟動。

    以其技術研發能力,程控交換機是沒有問題的,已經有了五千門成功的底子,而且依托中科院的實力和影響力,要在國內電信市場上打開局麵,趁勢大賺特賺是不成問題的,肯定要比現在正在和聯想競賽的華為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