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卷 第八十九節 做好手中事(1/3)

作者:瑞根字數:6406更新時間:2022-06-29 00:00:27

    一座城市主城區的區長人選空懸幾個月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尋常的情形,郭向陽自然清楚這其中的原委。

    宛陽區從91年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就不太令人滿意,雖然經濟體量上仍然還是維持在全市第二位,但是和東峽之間的差距卻日益拉大。

    雙方兩地從91年的2個億差距變成了93年的5個億,94年宛陽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22億,但東峽卻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29億,差距更是拉大到了7個億,而緊隨其後的真陽與宛陽的差距卻從91年的4個億,到了94年的不足1個億,這也是宛州市委不太滿意的地方。

    陳秀清在經濟表現上並不足以說服人,隻不過陳秀清卻占了女性幹部這一優勢,這也是袁成功對陳秀清晉位副市長很不服氣的一個原因。

    如果不是真陽在94年的表現也不盡人意,恐怕這個副市長職位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宛州1994年實現GDP178億,修正後的經濟增速高達16.9%,僅次於涪崗和通河,第一次曆史性的闖入了前三。

    雖然在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方麵還遠不及漢都、嘉州和涪崗等地市,但是這也是一個相當可喜的進步了,畢竟這是一個千萬人口的地區,每前進一步,都能解決多少人的脫貧和就業問題。

    宛州這一年的表現在省裏得到了表揚,但是省委卻仍然不滿意,認為以林春鳴為首的這一屆市委市府班子可以做的更好。

    這是林春鳴和馮士章二人在年後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會議後兩人接受省委I書記周遠望談話時周遠望開門見山的原話。

    周遠望提出到97年,宛州經濟總量必須要進入全省前三,這是省委對宛州的期望,也是宛州作為全省無論是從人口還是土地幅員等各項資源稟賦都是理所當然的前三強的要求。

    周遠望還提出,到1997年,宛州的人均GDP應當要進入全省的前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應當進入全省前六,問林春鳴和馮士章二人有沒有信心做到。

    實事求是的說這個要求不算高,全省前五和全省前六,在全省十三個地市中也就算是中等水平。

    但是問題是宛州的GDP雖然看起來不低,但是一千萬人口平均下來就很淒慘了,而且宛州全市還有兩百多萬貧困人口,極大的拉低了宛州市的人均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解決這些貧困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的就業增收,也一直是宛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這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宛州現在排在了第十和第十一,要在三年內實現這樣大的跨越式進步,的確讓林春鳴和馮士章二人壓力山大,但是在省高官的期待下,他們敢說沒信心麽?

    正因為如此,宛州市委市政府開年之後的第一個會,同樣是明確了今年的發展任務,就是要以經濟數據來論英雄。

    各種數據,包括但不局限於GDP總量和人均GDP增速,財政收入總量和增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財政收入以及其中的稅收和非稅收入增速,簽約投資和實際落地投資數額以及增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