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卷 第十四節 製造業(1/3)

作者:瑞根字數:6350更新時間:2022-06-29 00:01:24

    沙正陽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當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吸納能力都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時,那麽它對各類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也會變得更強,這恰恰是宛州所急需提升的。”

    “正陽,你是言必稱宛州的吸引力啊。”段庸銘笑了起來,“說實話,宛州的各方麵條件比起沿海地區來,比如蘇州、佛山、珠海、寧波、溫州這些地方來還有較大差距,但是宛州的進步速度很快,我們在這裏呆了這麽久就能感受得到,這種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按照這樣的形勢下去,宛州要不了幾年,就能趕上沿海地區這些城市,嗯,這同樣會吸引更多的資本和企業進來,會形成一個良性互動循環。”

    “內陸地區在觀念轉變上本身就慢了一拍,要趕上沿海地區難度就更大,沿海地區也在發展,所以內陸地區要想追趕沿海,首先就要在觀念、作風和服務上向沿海看齊,隻有在這些方麵和沿海地區平起平坐了,你才能說得上用自身在薪資、原料和市場環境上的優勢來贏得競爭,否則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沙正陽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了,嗯,很有點兒宛州市長而非真陽縣長的角度,大概是因為自己下意識的都把真陽納入了宛州市的一個區了,所以就站在了宛州市的角度考慮問題。

    “宛州的確有一些優勢,薪資水平低,地理區位優勢也很明顯,但弱項更多。”宗文峰接上話,“以華眾電子為例,先不提技術人員,就算是技術工人,要招募都很困難,這還是在宛州還有漢東理工學院的前提下,這類大學生,畢業之後當技術工人覺得掉份兒了,但如果要讓他們直接搞設計研發,又根本過不了關,或許鍛煉幾年還能勉強上手,眼高手低的情況很突出。”

    “那你們華眾電子的工人怎麽解決的?”沙正陽很關心這個問題。

    “也幸虧原來宛州還是有一些產業基礎的,我們從高升電子那邊招募了一些過來,另外在藍光廠、紅星廠等幾家企業挖了有幾十個人過來,才算是撐起了場麵,否則你以為華眾電子哪有那麽大的本事就能一下子就把產能提起來?”

    宗文峰對此還是很有感觸。

    “現在我們公司也在自辦培訓班和夜校,又在七大廠裏挖人,弄得七大廠很有意見,現在我們隻好去返聘那些已經退休的老技術工人回來帶徒弟,搞培訓,難啊。”

    “你還好意思說?”段庸銘也有些不滿意的道:“你們把工資開得可夠高,弄得我們這邊的技術人員都有意見了,大家都瞪著眼睛相互看著,誰工資高了,獎金多了,立即就能反映上來,這都得要一碗水端平,弄得我們這邊也隻能跟著漲,都是你們開了壞頭。”

    沙正陽卻對這類現象心裏很高興。

    對於企業來說,隻要能賺到大頭,他們當然也樂意給技術骨幹們和熟練工人們漲薪,這也是一種穩定軍心士氣的最佳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