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卷 第九十四節 理論專家,完美詮釋(1/3)

作者:瑞根字數:6514更新時間:2022-06-29 00:03:15

    說實話,對於采訪這一位之前,褚玉林和王凡也還是有些心理準備的。

    能28歲走到這個位置,口才好肯定是免不了的。

    當然,對褚玉林和王凡二人來說,口才好的人他們見得海了去,口才好且言之有物的人一樣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但是口才好,言之有物,還能結合到實際工作說得犀利深刻的,那就不太多了。

    如果還要加上觀點極具新意,那就屈指可數了。

    不得不說,這一位就兼具了幾項。

    最為關鍵的是新意。

    要有新意,你才能脫穎而出,脫離不了舊的窠臼,拾人牙慧,你其他方麵做得再好,都很容易泯然眾人,因為人家也能做到。

    所謂改革也就是一種創新。

    從上至下,尤其是中央,為什麽這麽重視改革創新,就是要探尋前人未曾找到的路徑,能夠給事物帶來變化的新路徑。

    這一個活力和效率的解釋,讓褚玉林和王凡都對沙正陽的思維有了一番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更像是在針對當下國企改革中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國企改革的目標是什麽,減員增效,提升競爭力,減員了,效率提升了,但是競爭力是不是也就提升了?未必。

    一個具有創造活力的企業團隊,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而不是單純的減員,往往是那些還在招募員工的企業才是真正充滿活力處於擴張階段的企業,管理團隊要做的是創造活力,而非隻盯著減員,這才是本,減員隻是末。

    當然,沙正陽後邊也把話題扭轉了來,不是說減員不重要,臃腫的機構和人員帶來的不僅僅是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活力下降,這才是關鍵。

    如果能夠把這一部分冗員放置到另外一個環境中讓他們也充滿活力和效率,每個人都能人盡其才,這才是最高境界。

    不過這隻是理想境界,隻能作為一個追求目標。

    褚玉林和王凡都覺得和這一位談話很有意思,這個家夥不斷的用新觀點新詞語新思維來洗刷他們的頭腦,而且你如果追逐著他的思路走,總是會不自覺的被帶入進去,至於進去的是爬不出來的溝坎,還是高山仰止的詩和遠方,那就見仁見智了。

    沙正陽很耐心的等待著二人消化自己的觀點,他不認為這兩位能夠對自己在超前觀點的洗禮麵前就能泰然自若,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做到無動於衷,那麽自己還有更厲害的降維打擊給他們準備著。

    三分鍾後,畜王二人才交換了一下眼神,表示已經把對方這一輪的觀點消化得差不多了。

    實際上第一句的活力和效率他們還是能夠大略理解的,但是第二句公平和民生,就讓他們有點兒理解不能了。

    這怎麽聽起來都不像是一個企業改革所需要提出來的觀點,所以他們很想聽一聽這家夥在這上邊又有什麽高論。

    “公平和民生,我的理解不是單對企業改革本身,而應該是對我們國家在整個經濟體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態度取向,嗯,怎麽說呢,我的理解吧,國企之所以和其他性質的企業,比如外資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有別,那麽這個別體現在什麽地方,如果它體現在了國家在政策和資源上的傾斜和特許的話,那麽國企就理所當然要承擔起比外企、私企和鄉鎮企業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這應該是一個責權利相匹配的機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