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卷 第五十六節 永不止步(1/3)

作者:瑞根字數:6254更新時間:2022-06-29 00:05:13

    除了建委這邊,沙正陽要花心思的地方還有很多。

    和互聯網以及軟件企業不一樣,這一類製造業的引入就涉及到土地、水電、道路交通和稅收政策等諸多方麵的軟硬件支持問題了。

    每一條每一款這些企業都要和政府細談磋商,而且沙正陽要引入的也肯定不會是像互聯網企業那樣的小微創業型企業,而是要直接瞄準大型製造企業。

    這就要求沙正陽提前和相關的諸如稅務、工商、電力、金融等諸多部門一一進行先期協調,避免後來入場時的拉鋸戰,影響到效率。

    當然,這並不是說沙正陽不想引入中小型製造企業,而是現實所迫。

    你要想讓漢都的製造基地確立起來,最快最有效最立竿見影的方式就是引入大型企業,這樣的企業來一個能頂幾十個中小企業,因為它們本身就要自帶上下遊的附屬企業而來,而它們的到來就會吸引更多的零部件產業鏈上的企業蜂擁而至,這就是大型企業的優勢所在。

    反過來,當一大堆零部件產業鏈企業在你這裏落地之後,一樣可能從中培育出大型企業,或者吸引其他大型企業來落地,但從目前來說,吸引大型企業來落戶仍然是當務之急,中小企業的吸引和培育還要放到下一步去了。

    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從整個營商環境的生態體係上來重塑締造,樹立起一個內陸地區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發展的一個超級典範。

    沙正陽希望能夠把自己前世中的所有經驗運用到高新區上來,讓其擁有一個可以媲美前世2012年以後的種種先見之明,避免犯前世中的很多錯誤。

    現在還不能說徹底搞定了建委這邊,隻能說楊先明基本認可了自己的設想,那麽還要和臧庸、田玉恒溝通,但估計問題不大。

    具體執行還是在楊先明手上,效率高低,執行能力高下,都得在楊先明那裏體現出來,所以沙正陽要先把楊先明這邊搞定。

    之前包括季國力在內的這些人都還沒有意識到省裏和市裏對高新區的要求,現在知曉了高新區未來的產業結構不僅僅隻局限於互聯網和信息產業,那麽下一步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雙輪驅動兩翼齊飛的格局了。

    季國力不是庸人,沙正陽也看得出來,這個人還是很有想法的,隻是原來的思維慣性限製了他的思路,現在打開之後,他會很快就調整過來,考慮高新區的北片,也就是與經開區和飲馬區毗鄰這一片區域的發展問題。

    這一片雖然區域小了點兒,但是卻好在和經開區這邊接壤,基本道路的基本架構有,隻需要在現有基礎之上進行整修和提檔升級,遠比那些還需要拆遷之後再來建設的區域要方便得多。

    不過,總的來說,高新區還是有所束縛,被現有的小格局所困,而原來的規劃要在2002年才會啟動建設,現在甚至連前期工作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展,從現有的行政程序和效率來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拿不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