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9章養大閘蟹(1/2)

作者:文晴若夢字數:4180更新時間:2022-07-05 06:12:48

    謝子落的想法正好點醒了齊星宇,這真的是個不錯的項目,畢竟他小時候吃的小蟹那麽好吃,現在投產養大閘蟹一定能好吃。

    “子落,還是你想法比我的想法多啊!明天我就開始張羅這件事。”

    聽到他們要開發新項目,謝子晴擔憂的說道:“星宇,子落,我可是知道這個項目投資巨大的,再說現在外麵本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地好多人都受窮呢!他們根本就買不起喝大閘蟹吧!更重要的是人們也沒有意思到吃大閘蟹,我怕你們投入那麽多錢,在打水漂了。”

    他們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不容易,謝子晴可不想看到他們有什麽意外。

    這個時候謝子落笑道:“大姐,這個生意是一本萬利的賣賣,而且大城市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是在不行我們可以做進出口貿易啊!不管怎麽樣我們都能賺到錢,而且我們國家有近五千年吃蟹的曆史,在明峰湖養大閘蟹肯定能大賣的。”

    人們認識和食用大閘蟹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據傳大禹治水時期,有個叫巴解的督工率領一批民工在湖邊治水,工棚口的火堆引來黑壓壓一片“夾人蟲”,上岸行凶咬人,在稻田咬斷稻根,偷吃穀粒。

    晚上,巴解率眾人在工棚邊開溝築壕,灌進沸水,升起火把,“夾人蟲”席卷而來,紛紛跌入壕溝中死去。

    被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令人開胃的鮮香美味。巴解聞到香味,大著膽子第一個品嚐了“夾人蟲”。從此,蟹就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人們為了感激敢為人先的巴解,把巴解的"解"字下麵加了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並塑像於昆山巴城,誠為敬仰先民大智大勇之創世精神。

    曆史上,古丹陽大澤包括:丹陽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邊地區一大片低窪濕地,麵積近三百萬畝。

    這塊濕地橫跨蘇南和皖南,呈三角形號稱河蟹“金三角”。在這三大名蟹中,曆史最悠久的要數古丹陽大澤的“花津蟹”。

    唐代時大閘蟹就作為貢品送進京城,《吳郡誌·風俗》上記載,吳人喜食蟹,昆山蔚州村(現為巴城鎮綽墩山村)產蟹“大而肥美,土人藏之,鬻於市,俗謂之看燈蟹”。

    宋朝傅肱所著作的《蟹經》一書中記載道:“江浙諸郡皆出蟹,而蘇尤多。”位於畔的鬱州吳塘蟹,更是肉肥黃多,味道鮮美,其中最肥大的,據莫旦《蘇州賦》注釋雲:“有及斤一枚者”,一隻大蟹要一斤重。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性的享受,唐代詩人李白曾讚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而且明峰湖是由明太湖在逐步演變、淡化過程中分化出的群的一個中心湖泊,南北長五千米,東西最大寬六千米,平均寬八千米。

    明峰湖湖形不規則,湖岸曲折多褶,岸灘延伸寬闊,湖底平坦,底質堅硬,並由東北向西南逐步傾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