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0008 阿郎威武(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160更新時間:2022-07-05 14:01:32

    沙苑位於關中平原的東部,大荔縣南洛水、渭河之間的一片沙丘草地。大荔縣今名武鄉,是華州州治所在。

    自潼關撤退的軍隊本不需途徑沙苑,渭南渡河後便可直趨華州。但行途中若幹惠又接到軍令,著其率部伍先往沙苑暫駐,等待整編安置。

    因此李泰也有幸隨軍順道遊覽一下這處東西魏大戰遺址,感受一下當年大軍廝殺的壯闊情懷。

    當他們來到沙苑的時候,此間早已經營盤廣立,很是熱鬧。

    隊伍抵達沙苑時,頹氣有所收斂,行伍間氣氛也活躍許多,不斷聽到有人在談論當年沙苑之戰的情形。

    “當年正是在這裏,我們鄉兵一隊生扒了賊軍十幾領甲,得賜許多牛羊布帛。那個年關,全鄉都是燉肉香味,老小一身新衣……”

    李泰的隊伍中居然也有人參加過數年前的沙苑之戰,李泰把人招過來,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漢人壯卒,名叫做劉三箸,本是沉默寡言,可是當來到沙苑這早年的戰場時,明顯變得活躍許多。

    “三箸你當年隻有十幾歲罷,居然也有膽量參戰?”

    李泰望著這壯漢,饒有興致的笑問道。沙苑之戰發生在公元537年,距今已有六個年頭。

    “那、那時是有郎主今時這麽大,哪裏敢參戰……賊軍突然從蒲津渡河,繞過大荔城就渡洛水,當時鄉裏隻是驚恐,賊軍都是北鎮虎狼,暴害河北不隻,今又衝進了關中……”

    講到舊時的惶恐,劉三箸仍是心有餘悸,但很快神情又變得振奮起來:“大家都在鄉老裏老的帶領下逃進了荒野,躲了幾天便聽說東賊敗了,又有鄉裏王別將趕來召兵,少壯鄉徒全都跟從,順著洛水一路收繳,那些器杖牛馬真是大肥了一陣!”

    大荔城就是華州州城,也是武鄉郡治所在。隻不過西魏行政區劃名號變革頻繁,鄉人們仍慣故稱。

    原來隻是跟著主力打了一波順風仗,但這番話也透露出幾個信息。第一自然是宇文泰統戰工作做得好,關內大部分群眾對高歡軍的入寇都是持抵觸心態,二就是關中鄉裏尚武成風,隻要鄉豪招兵便踴躍應募。

    雖然高歡、宇文泰都是出身北鎮,但因為各自起家的勢力結構不同,各自顯露出來的做派也都有所差別。

    北魏末年六鎮兵變雖然冠以起義之名,但作惡也的確是多,特別是長達數年對河北的破壞,也讓其他地域民眾們大感唇亡齒寒,對於六鎮鎮兵天然存有警惕與排斥。

    高歡以六鎮為發跡基礎,當然也要注意維護六鎮的利益。就在沙苑之戰爆發之前,史書還生動記載了一段他縱容六鎮豪強不法的事跡。

    宇文泰則不然,他入關伊始便因兵力弱小而注意團結群眾,並不張揚標榜鮮卑作風,也讓一部分關隴豪強先後投靠。

    同關隴豪強的融洽關係,也是宇文泰在賀拔嶽死後能夠繼任首領的原因之一。

    關中古稱天府,但自魏晉以降便雜胡充斥,至今仍然不乏氐羌匈奴胡眾,幾百年守衛鄉土,民風也都彪悍驍勇,若加以有效統合,絕不遜色於六鎮所謂的國之心腹爪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