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1/2)

作者:風嘯木字數:4800更新時間:2022-07-09 23:13:36

    航空航天事業群總裁魯金銘,材料研究院負責人馮雲德,陸續走進周宇的辦公室。

    還有兩個人也來到周宇的辦公室。

    這兩個人是材料研究院高溫材料科學家許瑞,基礎科學研究院核物理理論科學家鍾海洋。

    周宇看著許瑞,再次鄭重的詢問道:“許科學家,你確定要跟隨航天員去太空實驗室嗎?”

    他接到許瑞申請去太空實驗室搞研究,才把這些人共同招集起來,一起討論這個事件,因為許瑞的研究成果太過於重要。

    這個研究成果的成敗,關乎著星火科技可控核聚變技術。

    許瑞鄭重的說道:“我必須要親自到太空實驗室觀察材料成型的過程,真的是非去不可。

    哪怕中微子通信以光速傳遞信息,地球和太空實驗室是有通信延時,實驗過程瞬息發生變化,我們根本來不及下達命令。”

    馮雲德也介紹道:“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製作材料,極限材料製造過程中,受到環境和原材料內無法剔除的雜質影響,整個反應過程非常多變。

    必須要根據材料實際情況,操作量子計算機程序,控製反應過程的變化。

    這種材料無法在地麵製造,隻能通過核力工廠製造,必須要派人去太空實驗室。

    普通人還無法操作,必須是這個項目的研發人員。

    周總您提出這個材料的理論設計,參與這個項目研製過程,隻有我和許科學家。”

    周宇把目光看向鍾海洋,他的意見才是決定許瑞是否上天的重要參考。

    鍾海洋歎了口氣道:“現在核聚變項目已經停滯,所有理論工作已經演算完畢,隻差正是製造核聚變反應堆。

    製造核聚變反應堆,現在欠缺最關鍵的材料,它需要耐受5000萬攝氏度的高溫,還要承受核聚變反應時的巨大壓力。

    才能讓我們所設計的核聚變反應循環往複進行下去。

    這個條件極為艱難,太陽中心的溫度才2000萬攝氏度左右。

    這是因為太陽中心內的物質密度非常高,壓力也十分龐大,進行熱核反應需要的溫度就要低很多。”

    鍾海洋展示出簡要的核聚變反應原理,同時介紹道:“現在國際主流的核聚變是用托卡馬克裝置實現。

    它本質就是一個巨大的電磁場,通過電磁場壓縮氘、氚元素組成的離子團。

    當壓力、密度、溫度達到合適的條件,就開始進行核聚變反應。

    這隻是一個較為成熟的理論,但想要組成這個電磁場太難,需要攻克很多難關,還要保證核聚變裝置的安全。

    最關鍵是它的反應過程不好控製,這麽長時間都沒有研發出來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技術。

    我們公司核聚變反應的思路,完全就是傳統思路,隻要找到一個可以承受核聚變反應過程釋放的超高溫和超強壓力。

    用這種極限材料組成核聚變反應堆,那就能實現核聚變反應。

    這個核聚變技術實現方式非常簡單,它唯一的難點就是這種極限材料的製作。

    這種材料強度非常高,如果能承受核聚變反應發生的環境。那這種材料完全可以放在太陽中心而不被融化。”

    鍾海洋說話的時候,他還用3D動態圖畫展示著核聚變的過程。

    這是由極限材料組成的反應堆,反應堆內部有很多由極限材料製造,中空的拇指粗細圓柱體長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